立足幼儿发展需求,初探大班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
易莉莎
江苏省昆山市金澄幼儿园东澳分园 215300
我观察到在活动后,幼儿开始休息,进行如厕喝水等活动。在休息时,有幼儿直接去如厕,有的幼儿在位置上和小伙伴说话,还有的幼儿去玩教室里的玩具。在角色游戏结束后,在柜子里有银行的钱,娃娃家的娃娃在地上躺着,图书馆的书放在椅子上,花店直接水彩笔和笔帽直接分离,一片狼藉。这都事我在幼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观察到的。我意识到班级幼儿缺乏时间观念,没有自觉整理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弱的情况。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大班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一环,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当“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现实情况出发,重视幼儿的成长需要,潜移默化提升幼儿自我管理意识和行为,从而增强幼小衔接工作的教育成效,最终帮助幼儿顺利过度到小学做好准备。
一、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1.大班是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好时机
进入大班以后幼儿自我意识逐步发展,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价、他评能力都有所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渐渐形成,荣誉感和羞耻感也开始发展,他们学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生活的共同规则,因此大班成为发展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好时机。
2.幼小衔接关键期的要求
大班幼儿处于幼小衔的关键时期,即将到来的小学教育对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入小学前幼儿学会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避免许多不恰当行为的发生,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融入到新的生活。
从我们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看,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不足的,需要教师看到幼儿发展的需要,把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列入到幼儿的学习中来。我们从幼儿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站在幼儿的视角,采取行之有效的又适应幼儿的培养方法,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三步走
根据幼儿的现状和家长反馈,我们班设定了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三步走策略。以自我管理为核心,通过集体活动、游戏、日生活、家园合作等途径,从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物品、管理班级三个层面落实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一)第一步:自我管理时间
1.感知时间,培养时间意识
学会管理自我的时间方面,我同通过集体活动让幼儿了解时间的组成,学会看电子表和指针表,形成时间概念。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绘画“我在幼儿园的一天”,感受一天的生活作息,理解事件发生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另外我们通过家园合作,记录一周中每天难忘、开心的事,让幼儿感知周和特殊事件之间的时序关系,将周、日、小时进行对比。这些活动让幼儿在感知,理解不同类型时间的基础上,懂得珍惜事件,为后续行为上有所改进做好经验准备。
2.尝试管理时间,落实行为
在幼儿对不同的时间有了初步了解后,幼儿意识到各种活动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在一日活动中开始引导幼儿进行自我时间管理,让幼儿在日常的生活着学习自我管理时间的方法,做到合理利用时间。
(1)守时
班级进行“我是守时小明星”活动。家园共同合作,帮助幼儿养成守时的好习惯。每天幼儿关注自己的来园时间,并进行记录。老师及时对幼儿的晨间签到情况,并进行总结,和幼儿共同完成守时小明星的评选。
用音乐提醒幼儿关注时间。在一日生活中有的环节是每天固定出现的,我们根据活动的时间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商定恰当的固定音乐,引导幼儿注意不同时间里事件的切换,以促进幼儿事件观念的发展。
(2)规划时间
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对时间的感知并不是很明确。为此我们进行了“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的讨论和行动,让幼儿感知时间的长短。幼儿听完教师给出的事情后就心动了,有的幼儿快速开始,能够完成几件事情;有的幼儿
在事件结束后一件事都没有完成,感慨时间过的太快。通过几次的尝试,幼儿很快找到做事的诀窍,他们有的从简单到困难,有的先做熟练的再做不熟练的,幼儿慢慢学会了运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利用时间完成更多的事。
(二)第二步:自我管理物品
我们班幼儿对物品已经有了明确的归属感,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物品各处乱放、不整齐、丢失等现象,为提升幼儿对物品的管理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1.榜样及同伴效应
(1)榜样效应,以身作则。
每天幼儿都会有意无意地模仿家长和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当注意日常行为,为培养幼儿管理物品意识做出正面示范。
(2)同伴效应,互相提高。在生活中教师应发现幼儿良好的整理行为,放大小行为的作用,使得其他幼儿获得正面影响,以促成整理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友谊分享时,分享观察到的整理行为,并加以肯定和表扬。
2.创设环境,促进管理
环境是对幼儿的行为有隐性知道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环境的创设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物品管理习惯。
在班级中和幼儿共同制作用图文标识。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理解图标的含义,便于幼儿能够更好的管理物品。如将常用的水彩笔、固体胶等绘画材料按组摆放,方便幼儿自主拿取。另外还可以与幼儿共同商定班级物品的摆放位置,让幼儿知道物品的位置,从而烂熟于心,形成一定习惯。
(三)自我管理班级
大班幼儿的荣誉感和道德意识增强,并有一定的执行能力。他们能够理解任务内容,并愿意主动完成。在班级中也时不时会听见提醒的声音,“他桌子忘擦了。”“他纸掉了好多。因此我更加明确的知晓班级幼儿有一定的任务意识,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时时会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将班级管理作为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另一个点。
1.参与班级管理
班级里的幼儿能力有所提升,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而且有一定的独立完成能力,可以更多的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
首先我们针对:值日生是什么吗?当值日生时你可以做哪些事?你愿意做班级里的值日生为班级出力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让幼儿明确了解值日生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
2 落实自主班级管理
确立了值日生岗位工作内容后,我们设置了岗位自主选择区。幼儿每日自主选择相应的岗位,并佩戴相应工作证后上岗,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最后我们利用闲暇的时间对当天的工作进行讨论,商讨解决的方法,完善幼儿的自主管理工作。
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幼儿树立了正确的时间观念,整理物品的意识,参与班级管理,每一步活动从商议到理解到实施形成一个闭环,从不同层次逐步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感受“自我管理”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在活动的展开的过程中使幼儿在时间管理、物品管理、班级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自我管理能力得到综合提升,充实和推进幼小衔接的工作,为幼儿进入小学后的自我管理打下一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