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乐考”创新模式的探索与优化研究
何素彩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四实验小学 257500
一、引言
考试是检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如何发挥考试的教育评价的有效功能,是基础教育新课改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改革纸笔考试,变传统的以知识为立意的考试题型为以学生综合素养为维度的多元考试项目,尝试新颖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方法,新题型,注重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思维和视野的拓展发展,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努力程度,这些都是新课改的关键所在,也是校内考试改革的关键。
二、小学低段“乐考”创新模式的现状剖析
(一)优势
小学语文低年段“乐考”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显示出积极的效果。它改变传统的纸笔测验中机械地读写、单一默写的限制,以符合低段学生认知特征的趣味形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参与到语文学习效果的检查之中,从而有效地降低学生对于“考试”的抵触情绪,保护并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模式更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运用,将识字、朗读、表达等语文要素融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这也促进语文教师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语言积累与应用的过程上,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为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合适的评估环境。
(二)问题
小学语文低段“乐考”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乐考”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兼顾兴趣与语文核心目标,过分追求新颖的活动形式,造成考试内容与语文基本素养如识字、朗读、表达等相对应的不准确,很难对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测。同时,“乐考”的组织与实施对教师的精力和教学资源都有很大的需求,要求教师花很多时间去设计与语文要素密切相关的情景、任务和评价标准,在师资紧缺的条件下,很容易出现语文核心要素如识字准确度、朗读流利度等方面的考查不够细致,评价标准也不明确,这会影响到语文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小学低段“乐考”创新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内容设计的童趣化与目标融合
小学语文低年段“乐考”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将童趣元素和语文核心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读写、读、写等基本素养为中心,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将知识内容变成趣味任务。保证每环节都与语文要素紧密相连,既能以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参与,又不会脱离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现出真正的语文水平,达到趣味和实效的统一。以拼音和字词教学为例,在教学开始前,围绕低年级语文的拼音、简单字词等核心目标,从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画、校园生活中选取主题,把拼音认读设计成“拼音小火车闯关”,将字词积累转化为“词语精灵收集”,让每个任务都带着童趣又紧扣知识要点。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充满卡通元素的环境里,通过模仿动画角色的语气认读拼音、给“词语精灵”分类,在轻松的氛围中展现对拼音和字词的掌握程度。教学结束后,整理学生在趣味任务中的表现,确认他们在快乐参与中是否达成了拼音认读和字词积累的目标,为后续内容设计提供参考。
(二)实施形式的情境化与互动性
小学语文低年段“乐考”实施方式的优化,需要强化情境衔接和互动深度。创设符合语言学习特征的完整情境,将各个考查环节串联成有机的整体。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语言互动,通过对话、协作等形式,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知识完成任务时,自然地展示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乐考”的参与感与实效性。以主题情境创设为例,教学开始前,以“森林小卫士”为主题创设完整情境,将识字、句子表达等考查环节串联成“给树木挂名牌”“向小动物介绍森林规则”等连贯任务,准备好相关道具和情境提示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森林”情境,师生间通过“小卫士,你能认出这棵树的名字吗”等对话互动,生生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挂名牌”任务,在自然的互动中让学生展示识字和表达能力。教学结束后,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参与度和互动表现,总结情境衔接和互动设计的有效之处,以便进一步优化实施形式。
(三)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与发展性
建立多元化、以发展性为导向的小学语文低段“乐考”评价机制是必要的。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同侪评价相结合,从知识掌握、语言使用和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采用激励性反馈方法,强调个人进步,减少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运用评价结果对教学得与失进行分析,并对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以评价工具准备为例,教学开始前,设计包含知识掌握、表达流畅度、参与积极性等维度的评价表,准备好学生自评表和小组互评表,明确各评价主体的评价要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时记录学生的表现,活动间隙让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评,小组内互相给出评价和鼓励。教学结束后,汇总教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针对每个学生指出其相比之前的进步,进而优化教学策略。
总结:
小学低段“乐考”创新模式在实践中展现出积极成效,能以趣味形式降低学生考试抵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且侧重综合语文能力运用,为学生语文素养评估提供了适宜环境。但同时也存在明显问题,如设计中未能兼顾兴趣与语文核心目标,导致考试内容与基本素养对应不准确,难以全面检测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且组织实施对教师精力和资源需求大,易造成考查不细致、评价标准不明确,影响评估的客观性与公正性。通过将内容设计童趣化与目标融合、强化实施形式的情境化与互动性、构建多元化与发展性的评价机制等优化策略,可使“乐考”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紧扣语文核心要素,提升考查的细致度与评价的明确性,进而实现趣味与实效的统一,更好地服务于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估与教学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永涛 . 小学语文低段“乐考”范式创新研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5,(08):79-81.
[2] 兰琳 . 小学低段语文非纸笔测试的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D]. 杭州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