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
宋春晓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一、引言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文科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旨在推动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复合型的特点。传统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2.1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言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在跨境电商、国际法律、金融等领域,既需要专业的英语语言能力,又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2.2 推动学科融合发展
新文科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英语专业作为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构,将英语专业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能够促进学科融合发展,拓展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和外延,提升英语专业的竞争力。
2.3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新文科背景下,重构课程体系可以增加跨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三、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设置单一,缺乏跨学科性
目前,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以传统的语言基础课程和文学文化课程为主,这些课程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但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此外,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也较为单一,学生的选择空间有限,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3.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薄弱的问题。一方面,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不足,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仅集中在毕业实习阶段,且实习时间较短,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到实际工作中,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校内模拟实践和校外实习为主,缺乏与企业、社会的深度合作,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3.3 课程内容陈旧,与时代脱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英语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然而,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内容存在陈旧的问题,很多教材和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趋势的关注和融入。
3.4 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
在教学方法方面,许多高校英语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够熟练,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
四、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策略
4.1 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跨学科融合
4.1.1 整合现有课程
对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内容,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可以将传统的综合英语课程与英语阅读、写作、口语等课程进行整合,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1.2 丰富专业选修课程
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种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设置,如翻译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包括商务翻译、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同声传译等;教育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包括英语教学法、英语课程设计、教育心理学等。
4.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2.1 增加实践教学时间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确保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足够的比重。除了传统的毕业实习外,还可以增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不同阶段都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4.2.2 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除了校内模拟实践和校外实习外,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创新创业实践、国际交流实践等。与企业合作开展跨境电商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营中,了解跨境电商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技巧;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展国际交流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到国外高校或企业进行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
4.3 更新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4.3.1 关注学科前沿和社会热点
及时关注英语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将其融入课程内容中。在英语阅读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环境保护、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英文文章,让学生了解这些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3.2 融入信息技术和数字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素养之一。高校英语专业应将信息技术和数字素养教育融入课程内容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课程中介绍英语学习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翻译工具等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开设相关课程,如“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4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4.4.1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观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等。这些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4.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现实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网络教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虚拟现实教学可以创造逼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英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4.3 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高校应加强对英语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文科理念、跨学科知识、教学方法与技术、课程设计与开发等方面。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适应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要求,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五、结论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学科融合发展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高校应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更新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构建符合新文科要求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与专业教师的学术英语需求再调查[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02)
[2] 潘海英 ; 马小浩 . 高校英语教育多样化需求与有效教学—学科专家与学生视角 [J]. 中国外语 ,2020(06)
[3] 张蔚磊. 新文科背景下的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 外国语文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