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RMP 分析的益阳市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

刘霞 孙耀辉 黄建成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13000

202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旅游业更好的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也提到了体育赛事与旅游活动的一体化规划和开展。益阳市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兼具 " 山水林田湖 "生态本底和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发展体育旅游具有独特优势。

1 益阳市体育旅游的RMP 分析

1.1 资源(Resource)分析

1.1.1 自然资源分析

益阳市地处雪峰山余脉与洞庭湖平原过渡带,形成 " 三分山地二分水 " 的地貌格局。水域资源方面,拥有洞庭湖、资水、大通湖等水系,开发了舟钓(路亚)、桨板等 12 类水上运动项目。其中南县南山村凭借舟钓公开赛获评湖南首个 " 中国钓鱼运动基地 "。山地资源方面,安化茶马古道、桃江竹海等景区开发了山地马拉松、定向越野等 8 项户外运动。湿地资源方面,大通湖国际湿地公园建成环湖绿道42 公里,年均举办湿地马拉松等赛事6 场次。

1.1.2. 特色化体育文化资源

益阳素有 " 羽毛球之乡 " 美誉,培育了龚智超、贾一凡等 33 位世界冠军,创造了县级体校培养 5 位奥运冠军的 " 安化奇迹 "。民俗体育方面," 兰溪双桡龙舟 " 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1080 人同划的 " 天下第一龙舟 " 创吉尼斯纪录。目前全市建成羽毛球训练基地7 个,其中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1 个。

1.1.3 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

截至 2024 年,全市建成体育公园 4 个、健身步道 386 公里,拥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鱼形湖体育小镇。投资 12 亿元的省运会场馆群将于2026 年建成投用。" 洞庭之心 " 体育旅游线路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十佳精品线路。

1.2 市场(Market)分析

益阳市 2024 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5028.1 万人次,同比增长 11.6%,省内游客接待人数增长 22.3%[1] 。体育旅游消费群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如马拉松跑者、垂钓爱好者、骑行协会成员等,主要参与中国舟钓公开赛、环洞庭湖自行车赛等高端赛事。南县罗文村的“花海马拉松”“风筝嘉年华”等小型赛事吸引大量家庭游客进行露营和亲子游玩。小龙虾美食、洞庭湖生态游,形成“体育 + 美食 + 观光”复合型休闲度假消费模式。客源结构呈现 " 同心圆 " 分布:省内游客以长沙、常德为主,周边省份其次,远程市场相对较少。其中," 禾下土" 杯乡村马拉松带动沿线农旅消费超 5 亿元,印证了 " 体育 + 旅游”的融合消费潜力 [2]。

1.3 产品(Product)分析

益阳市着重打造的赛事活动类产品主要有高端竞技赛事、群众性体育赛事和民俗体育节庆。高端竞技赛事:如中国舟钓(路亚)公开赛、环洞庭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带动短期流量爆发;群众性体育赛事:如南县“花海马拉松”“南BA”篮球赛等,吸引家庭游客和本地居民参与;民俗体育节庆:如兰溪双桡龙舟赛、风筝嘉年华等,结合传统文化增强旅游体验感。休闲体验类产品主要有:a 垂钓度假:南县南山村依托“中国钓鱼运动基地”打造会员制垂钓体验,配套餐饮、住宿等服务;b 户外露营:罗文村“罗文秘境”露营基地结合马拉松赛道、亲子活动,成为网红打卡地;c 骑行徒步:安化茶马古道、桃花江竹海等线路适合山地骑行和生态徒步。其中体育培训类也开始有所突破,通过体育培训与研学产品打造的青少年体育夏令营:依托益阳“羽毛球之乡”的体育资源,组织了羽毛球培训等;结合安化茶马古道,开发“体育 + 茶文化”研学课程等。

2 基于RMP 分析的益阳市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2.1 强化资源整合,打造差异化体育旅游IP体育旅游的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体育赛事的发展,两者不可或缺。因此,必须强化农文体旅的融合发展,避免光有赛事而无旅游的局面。要统筹规划,加快构建吃住游购娱全链服务体系,让赛事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引擎。要深挖“一县一品”特色,形成区域联动,增强客户粘性,形成“赛事观赏- 体验参与- 消费联动”完整闭环,凸显体育赛事“引流效应”。

如安化县可依托“羽毛球之乡”优势,打造“羽毛球 + 黑茶文化”主题体育旅游线路;南县可强化“中国钓鱼运动基地”品牌,开发“垂钓 + 小龙虾美食”体验,将乡村马拉松赛道设计中融入稻田景观、茶山竹海等特色元素,将赛事、美食、休闲结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桃江县利用定向越野项目加入南县地花鼓、小郁竹艺等文化打卡点,实现 " 体育 + 生态 + 文化 " 的立体化发展模式;沅江市发展“水上运动 + 洞庭湖生态游”,如桨板、龙舟赛事等。通过将体育竞技与自然生态、民俗体验有机结合,既可强化" 运动益阳" 的品牌辨识度,又能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记忆点,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2 优化场馆创新体系,延伸“体育+”产业链提升二次消费

推动智慧化场馆管理,如“一键预约”系统,提升游客体验。开发沉浸式体育旅游产品,科技赋能体育旅游,在茶马古道、洞庭湖等景区引入 AR 导览、VR 垂钓等数字体验项目,吸引年轻游客。在大型赛事(如舟钓公开赛、环洞庭湖自行车赛)期间优化赛事经济,增设体育装备展、运动康复服务、专业导游等配套服务。通过会员制消费模式,例如推广南县“多功能会员卡”经验(会员可一卡享受垂钓、餐饮、住宿、体育消费等),通过做精产品、做足特色、做优服务,推动体旅多元业态齐头消费。延伸“体育 +”链条,农业方面,开发体育 + 农耕体育赛事,大力推广农耕健身大赛;文创方面,开发“冠军 IP”衍生品,助力冠军周边推出;康养方面,建设运动康复中心,为运动爱好者提供养护平台。

2.3 利用新媒体矩阵优势,构建多样化联合推广模式

核心体育旅游 IP 打造,仍需加强,要着重一个点,全方位打造。例如打造核心体育旅游 IP,主推“洞庭湖体育旅游带”,整合南县垂钓、沅江水上运动、安化山地运动等资源,形成统一品牌。强化“一县一品”特色,推出一县一个定制化体育旅游套餐,推广县域旅游产品。利用抖音开设 # 运动益阳 # 话题,与芒果TV 合作拍摄《冠军之乡》纪录片。尽快实现开通益阳体育旅游专线,创设 " 环洞庭湖体育旅游联盟 ",利用抖音、微信各大媒体平台转发,联合推出跨市、县联票,助力体旅发展。

参考文献:

[1] 益阳市统计局. 益阳市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25.

[2] 红网益阳. 有“益”思丨赛道内外的赫山实践[EB/OL]. 红网益阳官网,2025-04-2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002084323132690&wfr=spider&for=pc.

独家注明:本论文益阳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课题名称:基于RMP 分析的益阳市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课题项目编号:Y041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