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构建互动课堂,增强教学实效

作者

张丽萍

剑阁县南禅小学校 四川广元 628300

引言:

传统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互动性不强的短板,导致学生长期无法获得良好学习体验,更难以充分培养核心素养。相较之下,互动课堂可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还能凭借即时反馈,针对性优化教学方案,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由此可见,积极构建小学语文互动课堂,增强教学实效,是当前必须关注的方面。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问题驱动

想要构建小学语文互动课堂,应率先做好注重问题驱动环节的工作。具体方法为,以问题为“引擎”,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在推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以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应运用具有开放性、探究性、批判性等特征的问题进行提问。例如,可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创造性思考,即如果某天小蜘蛛的故事讲完了,那老屋会发生什么变化?也可以提出批判性问题。比如,老屋总也不会倒的原因是内心永不枯竭的爱和善意,还是它仅仅不想倒下。上述方式的优势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思维,引发学生深入分析,助力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同时,也能激起表达欲,让学生能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逐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人。或者,通过设计问题链,推动学生对课文内容开展由表及里地探究。比如,老屋要倒下时,被打断了几次?每次出现的都是谁?找老屋是什么原因?面对小动物的请求,老屋的回答能体现其什么特点?若还有其他小动物寻求帮助,老屋是否还会屹立等[1]。

二、丰富教学活动

构建小学语文互动课堂时,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被动接收向主动探索转变。还可在持续、深入研究教学内容过程中,合理发展核心素养。首先,创设不同情境。情境既可将小学语文知识具象化,又能在学生与教学内容间搭建桥梁,确保利用身临其境之感,推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以学习《观潮》为例,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与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有关的视频,便于通过强烈感官冲击,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次,设计游戏活动。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教师需将小学语文知识与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边享受游戏乐趣,边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学习《场景歌》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帆”“港”等生字,可实施“造字游戏”,也就是以接龙的形式,要求每人说出与课文中生字有关的词语。最后,举办主题辩论赛。结合课文设计不同主题的辩论赛,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助于锻炼逻辑思维。例如,学习《将相和》时,以蔺相如选择避免与廉颇相见的原因为主题,引导学生辩论其行为是智慧还是懦弱。

三、实施合作学习

小学生的发展特征各不相同,部分学生参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很难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实施合作学习,能凭借良好互动,提高学习质量。以学习《慈母情深》为例,布置合作完成课文朗读的学习任务。具体方法为,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再依照语文素养、学习能力等,要求分别负责阅读旁白、母亲、“我”、工友等部分内容。期间,不仅要流畅朗读,还应能表达契合角色的语调、情感等,便于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和提高语言感染力。或者,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时,在组成学习小组后,施行分角色朗读。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分角色进行朗读,能将教学内容具象化,有效契合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的特点,从而显著改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同时,相互合作能有效发展学生协作能力,还可强化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比如,阅读课文后,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故事逻辑和人物动机,再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不同角色角度朗读课文,并尝试用不同的语调、节奏进行练习,便于更好地把握角色。

四、落实技术赋能

如今是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大量先进技术已成为教育领域不断前行的重要推动力。故教师必须要重视落实技术赋能环节,确保可以多种技术手段为媒介,打造具有良好互动性的小学语文课堂。以学习《景阳冈》为例,虽然该课文主要讲述武松醉酒在景阳冈打死猛虎的故事,但是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且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存在一定学习难度。这种情况下,想要学生与文本间能够进行良好互动,可先由教师制作思维导图,具体内容为,中心主题为“景阳冈武松打虎”,一级分支为情节脉络、角色分析、语言特色等,二级分支则是对上级内容进行详细描述。例如,情节脉络分支的内容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阅读课文并进行多角度剖析。或者,学习《赵州桥》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对赵州桥的全方位介绍,教师可利用VR、AR 技术构建沉浸式场景。比如,学生通过佩戴 VR 设备,可在顷刻间已然置身于赵州桥跟前,更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其结构以及展现出的艺术价值、美观性等。待完成体验并再次阅读课文时,良好体验感促使学生能读得更有感情与气势,也可为培养文化自信打下良好基础 [2]。

结论:

综上所述,互动课堂不仅有利于激发长期学习兴趣,还能通过实时且多样化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语文知识,更能有效推动培养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必须正视互动课堂的价值与优势。同时,还应将问题驱动、情境创设、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科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助力提高学习参与度,并有效激发学习能动性,也可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张胜红 . 构建互动课堂增强教学实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J]. 人生十六七 ,2021(19):125-126.

[2] 吴梦兰 .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J]. 电脑校园 ,2023(38):30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