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审辩思维的火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杨文静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万新第二小学校 113003
前言:在当今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已非单纯知识传授之所,而成学生思维碰撞交流之平台。审辩思维这一高阶思维方式,着重对事物全面分析与合理判断,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里引导学生以审辩思维方式行事,可激发其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与批判性思考,提升其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故而本文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激发、培养审辩思维之策略予以探讨。
一、在文本多元解读中激活审辩思维的萌芽
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解读空间,教师能够凭借“矛盾点挖掘—多角度论证—结论重构”这样的路径,引导学生突破单一理解的局限。就像在《狐狸和乌鸦》教学过程中,传统解读往往聚焦于“狐狸狡猾、乌鸦愚蠢”这一观点,然而却可抛出具有冲突性的问题:“要是乌鸦没被骗,故事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性了吗?”学生分组从不同视角展开分析,站在乌鸦角度而言,说不定它故意丢下肉是为了将狐狸引离巢穴。从生态视角来看,肉被狐狸吃掉或许能够避免其腐烂从而污染环境。并且每个观点都得结合文本诸如乌鸦“得意”的神态、狐狸“赔着笑脸”的动作等细节作为证据,进而在辩论当中发觉“童话寓意并非绝对”这一情况。《愚公移山》的教学是可以设计成“辩证讨论”形式的,先是让学生列举出支持愚公的理由,像坚持不懈、造福后代等,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反对的声音,比如破坏生态、可搬家绕路等情况。江苏某教师让学生运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如同“虽然愚公毅力值得称赞,但是他却忽视了更为高效的解决办法”这般,在句式训练当中渗透进辩证思维。这种多元解读并非是去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清楚明白“文本理解需要结合背景与立场”的道理。
二、通过阶梯式问题链搭建审辩思维的脚手架
依托有层次的问题设计以培养审辩思维,避免表面讨论的浅尝辄止,其低阶问题聚焦于事实提取(如“《将相和》中蔺相如做了哪三件事”),中阶问题引导分析推理(如“蔺相如为什么总是避让廉颇”),高阶问题指向价值判断(如“你赞同蔺相如‘示弱’的做法吗?生活中遇到冲突该如何处理”)。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可设计包括先梳理“圆明园有哪些珍贵文物”,再分析“侵略者为什么能轻易毁灭圆明园”,最后辩论“重建圆明园是否有必要”的三级问题链。高阶问题需具备开放性与争议性,在教学《慈母情深》时抛出“母亲用辛苦赚来的钱给‘我’买课外书,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吗?”的问题,让学生权衡“生存需求”与“精神成长”的关系,以文本中“母亲塞钱时的动作”“我鼻子一酸的感受”作为论据,还可引入贫困家庭是否应优先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的现实案例,使学生在文本与生活的联结中深化思考。
三、借助辩论与角色扮演深化审辩思维的实践
将课文场景转化为辩论赛场,以便让学生在攻防中锤炼逻辑与证据意识,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中围绕“父母哪种评价对孩子成长更重要”展开辩论,正方从“鼓励能增强自信”角度且引用文中“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的表现,反方从“批评能避免骄傲”切入并结合“父亲的话让我学会修改”的情节,且辩论要求“用课文中的话证明观点”避免脱离文本的空谈。通过角色扮演以换位思考培养审辩思维,像在《西门豹治邺》中让学生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百姓,扮演西门豹的学生要思考“为什么不直接处死巫婆,而要借‘新娘不漂亮’的借口?”,扮演百姓的学生要分析“从迷信到醒悟的心理变化”,某教师还设计“记者采访”环节让“西门豹”解释治邺策略的合理性、“百姓”反思为何会相信迷信,在角色互动中理解“解决问题需兼顾策略与人心”,这种体验式学习使学生意识到“任何行为都有多元动机”。
四、联结生活实际拓展审辩思维的应用场域
审辩思维终极价值在于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思维方法迁移至生活中,比如学习《扁鹊治病》后布置“健康生活辩论会”,让学生围绕“是否应该每天喝八杯水”收集科学资料(像不同体质的饮水量差异)、生活案例(如运动后与平时的饮水区别),并用“虽然有人说……但是根据……”句式表达观点,将课文“防微杜渐”思维转化为理性生活态度。在《新型玻璃》单元开展“家庭玻璃窗选购方案”项目,学生要考虑不同玻璃特点(防盗玻璃的安全性、吸热玻璃的节能性)、家庭实际需求(有小孩家庭侧重安全,西晒房间侧重隔热)、成本预算等因素来撰写方案并说明理由,某学生在方案中写“虽然夹丝玻璃防盗性好,但价格太高,我家选择贴膜玻璃,既便宜又能隔热,这是根据我家情况决定的”,这种基于实际的权衡正是审辩思维体现。
总结: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审辩思维培养的意义非凡,既是知识传授延伸之所需,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所在。孩子们于课堂中积极思考、质疑、表达之时,其思维火花不经意间便绽放开来之状尽显。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多角度分析之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且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之效可成。未来社会对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的人才需求迫切,而审辩思维恰为培养此能力的有效工具无疑。
参考文献:
[1] 罗坤,赵微 . 小学审辩式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J]. 海外文摘,2020(6):78-80.
[2] 李春萍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的策略 [J]. 考试周刊,2020(46):29-30.
[3] 夏珣 . 审辩式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初探 [J]. 语文课内外,2021(8):245.
[4] 王琼 . 审辩式思维——浅谈小学语文中学段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J]. 求知导刊,2019(28):52-53.
[5] 王春凤 . 批判性思维与语文阅读教学中 [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6] 杨春燕. 初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