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障机制和创新内容的研究

作者

胡庆杰

宜昌市西陵区东山小学

1 研究现状与目的

1.1 研究现状

毛姝 [1] 立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本质,对于体育运动是健身还是娱乐两个角度分析。研究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功能意义;赵成 [2] 以初中阶段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

1.2 研究目的

目前中小学生体格不太理想,青年时期的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为了有效改善青年时期的身体健康状况,我国开设了“阳光体育运动”。加快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步伐,有效解决学生身体健康问题的“教育活动”;可以满足学校体育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操,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阳光体育可以激励学生热爱体育,发展积极向上的体育素养;阳光体育会激励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体验体育的乐趣;学生可以在健康幸福的气氛中提高身体质量。学校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课程,改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促进学校体育课程多样化和整合。总之,在体育过程中,学校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工作概念,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动机和学生的体力。

2 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瓶颈

2.1 学校体育资源的影响

1、体育教师短缺

阳光体育开办以来,体育课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大幅增加,但体育教师数量并没有相应提升。如果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得不到解决,阳光体育的目的就难以实现。

2、体育教师素质低下,体育教师带头作用存在障碍

阳光体育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认知水平、知识水平、责任心有更高的要求。阳光体育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引领。然而,近年来体育改革的幅度和频率都相当大,导致了新课程目标下阳光体育与学校体育难以融合。结果,为实现新课程目标而苦苦挣扎的体育教师无法及时转型,工作积极性因困难而受到影响。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学校体育政策落实力度不够、学校运动场地设施充足、升学压力等因素不同程度制约了阳光体育的发展。

3、学校体育设施的影响

运动场所和设施对于保障两小时体育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由于文化课占有重要地位,体育课时间大大减少,教学效果减弱,因此无法保证。因此,学校运动场馆设施的匮乏是阳光体育发展的又一瓶颈。

2.2 法律法规缺失对阳光体育的影响

1、体育法律法规执行监督不足

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体质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 [5],这些法律法规提出了一系列的课程计划,要求学校严格执行,并且保证学生每天 2 个小时的锻炼时间。但是,根据有关调查,大多数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不足1 小时,达到2 小时锻炼时间要求的寥寥无几,并且,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花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逐步递减。

2、阳光体育监督考核难点

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的因素很多,影响因素与锻炼效果的关系比较复杂,难以科学地确定评价指标。

3、缺乏家长的关注

很多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只注重孩子智力、文化、职业技能的教育,对孩子的体育教育却漠不上心。他们认真对待儿童的营养,但不关心他们的锻炼。结果,青少年在营养良好、文化学习良好但体育锻炼少的异常环境中成长。

2.3 体育教学评价不合理

体育教师的绩效评价一般以研究成果为主,教学成果为辅。诚然,科研成果具有量化的特点,相对是公正的评价方法和方法。但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薄弱,科研水平不高,科学研究没有优势,更多从科研体育教师整体能力和水平的角度来看,往往导致部分教师没有教学。体育评价的意义在于发现先进和改善落后,鼓励先进的方法,促进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没有配套的工作机制,体育教学评价的实质性目标难以实现。

3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3.1 明确的教学目标

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是公共体育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不良教育观念的改革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宣传海报和橱窗等多渠道、多方式大力宣传阳光运动,增强学生对阳光运动的思想认识。同时,唤起公共体育教师的历史责任,使他们认识到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规范体育教育左右观念的紧迫性,深刻认识阳光运动的目的和意义,从而确立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阳光体育教育旨在通过多种体育参与方式实现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目标,并按照《国家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方针》的规定进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阳光体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实施阳光体育有利于学校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阳光体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两部分相互影响,协同发展。

3.2 面向所有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开展阳光体育的目的是实现公民终身参与体育运动。只有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社交媒体、自然环境等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阳光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对他自己来说,是否有可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阳光体育。

3.3 体育教师改革的目标

阳光体育活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体育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应注意的几点。比起单项运动优秀的体育教师,现在更需要有一个专长的有实力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传统的体育技能和战术,还要学习和设计适合学生的体育活动,要实现由以往的教学型教师向指导型教师转变。

3.4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阳光体育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有利于教师投身阳光体育教学。教师是阳光体育教育实践、设计教育模式、教学方案和实施的主体,要开展阳光体育教师创新教学建设和评价机制,保证阳光体育教育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创新的教学意识、理论水平、教学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绩效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我们正在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使之成为一个可操作和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考评制度的评价结果,形成了教师阳光体育创新教学的合理评价,建立了促进教师分级评价结果的制度和工资奖励管理制度,将考评结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补偿机制,确保长期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推动阳光体育事业的发展。

4 结论

随着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政府提出了阳光体育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阳光体育背景下,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内容建设,完善评价体系。通过连贯教学实践,推动和完善高“阳光体育运动”的保障机制以及创新内容。

参考文献:

[1] 毛姝 . 是健身还是娱乐 : 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功能及特征研究 [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34 (02): 89-90.

[2] 赵成.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培养学生阳光心态[J]. 求知导刊, 2020(42):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