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分析
欧名英
衡阳县滨江学校 421200
引言 :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境素材,为情境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参差不齐,部分情境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一年级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一)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难以理解。情境创设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生活场景或趣味故事,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1-5 的认识”时,创设“动物园里的小动物”情境,让学生数不同动物的数量,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更容易理解数字的含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人教版一年级教材中的情境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买文具”“分水果”等,这些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情境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情境创设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减少学习中的困惑和障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故事是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编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10 以内的加减法”时,创编“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小猴子第一天摘了 3 个桃子,第二天摘了 5 个桃子,小猴子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通过故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加法的计算方法。
(二)借助游戏创设情境
游戏是一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图形拼图、数学竞赛等。例如,在学习“10 以内的数的组成”时,设计“凑十歌”游戏,让学生通过唱歌和游戏的方式掌握10 以内数的组成,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用假币购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在购物过程中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声音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通过
多媒体展示校园的平面图,让学生在图中指出教室、操场、图书馆等地点的位置,帮助学生认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
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情境创设的案例分析
(一)“1-5 的认识”情境创设案例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 的认识”一课时,创设“动物园参观”情境 [2]。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物园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依次展示动物园里的动物:1 只老虎、2 只熊猫、3 只猴子、4 只兔子、5 只小鸟。让学生数一数每种动物的数量,并引导学生用数字表示出来。接着,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动物园里动物的数量,在互动中巩固对 1-5 数字的认识。最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摆出相应数量的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动物园参观”情境,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动物数量相结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情境具有趣味性和生活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情境创设案例
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9 加几”一课时,创设“运动会分饮料”情境。展示运动会场景,运动员们正在比赛,赛后需要分发饮料。箱子里有 9 瓶饮料,外面有 4 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通过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把外面的 1 瓶饮料放进箱子里,箱子里就有 10 瓶饮料,再加上外面剩下的 3 瓶饮料,一共是 13 瓶饮料。从而引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在这个案例中,“运动会分饮料”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情境中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凑十法”,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结论: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核心环节,对于提升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为例,有效的情境创设应遵循生活化、趣味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原则,采用故事、游戏、生活实际和多媒体等策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确保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简化情境设计、增强情境互动性和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等优化路径,可以提升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汪琳 .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现状与策略研究 [D]. 重庆三峡学院 ,2025.
[2] 戚宝荣 .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 [J]. 华夏教师 ,2022, (19):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