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探究
周立君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514011
引言
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精神。问题驱动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研究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内涵
问题驱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极具活力与成效的教学模式,内涵丰富且意义深远。它以精心设计的问题为核心枢纽,这些问题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能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好奇与探索欲望,打破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的沉闷局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绝对的主角。他们围绕问题主动查阅资料、分析思考、交流讨论,在自主探究中构建知识体系,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充分彰显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则退居幕后,扮演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适时为学生提供方向指引和方法支持,确保探究活动有序推进。
2 问题驱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1 问题设计缺乏合理性与针对性
在问题驱动式教学中,问题设计是关键起点,但这一环节极易出现不合理与缺乏针对性的状况。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把控不当。若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无需深入思考就能得出答案,无法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难以培养高阶思维能力;若问题过难,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丧失继续探究的信心。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低年级学生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学生因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推理能力,很难理解并解决。
2.2 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在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课堂互动中,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性格外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他们思维活跃,能迅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在小组合作中常常占据主导地位。而一些性格内向、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参与度较低,他们可能因为害怕出错、缺乏自信或者对问题理解困难等原因,在讨论中保持沉默,成为课堂的“旁观者”。这种参与度的不均衡不仅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还会使小组讨论的效果受到影响。
2.3 教学时间把控困难
问题驱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这使得教学时间难以精准把控。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思路偏差、讨论过于激烈或者遇到意外情况等原因,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某个环节上。例如在科学实验探究中,学生可能由于操作不熟练或者实验结果不理想,需要反复进行实验,导致原本计划好的教学进度被打乱。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可能会在学生还未充分探究和讨论的情况下,匆匆结束活动,进入下一个环节,使得学生无法深入理解问题、掌握知识和技能。
3 解决措施
3.1 优化问题设计策略
为解决问题设计不合理与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教师需全面提升问题设计能力。在难度把控上,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学习风格,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难度呈阶梯状分布的问题体系。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在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时,可先提出“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如何变化”这类基础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接着抛出“如何定量描述力与加速度的关系”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在针对性方面,教师要精准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使问题紧密围绕核心知识展开。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设计问题,增强问题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3.2 提升全体学生参与度
针对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问题,教师要采取多样化措施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性格内向、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关注和鼓励。在小组讨论前,可单独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对问题的初步想法,给予肯定和指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课堂上,通过提问、点名等方式引导他们参与讨论,并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同时,合理分组是关键,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异质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搭配。
3.3 精准把控教学时间
为解决教学时间把控困难的问题,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规划和时间管理。在备课阶段,根据教学内容和问题难度,合理预估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并制定详细的教学时间表。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时间进度,运用灵活的教学技巧进行调控。
3.4 加强教师引导与反馈
在问题驱动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反馈至关重要。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引导。当学生思路出现偏差时,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重新审视问题,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思考方向。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驱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设计问题、巧妙呈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以及进行有效的评价反馈等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然而,在实施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问题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时间难以控制等。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克服这些问题,使问题驱动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问题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王锋 . 中学课程辅导 ,2024(19)
[2]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运用思考 [J]. 尤越 . 智力 ,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