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对长输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冯金赢 岳卫琳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分公司 530000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破坏强度大的特点。长输天然气管道通常穿越复杂地形,途经不同气候区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管道面临的安全风险显著增加。近年来,因极端天气导致的管道泄漏、断裂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深入研究极端天气对长输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极端天气对长输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
(一)暴雨与洪水的影响
暴雨和洪水是威胁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极端天气。持续暴雨使管道沿线土壤含水量剧增,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其冲击力可能致管道变形、位移甚至断裂。洪水冲刷管道基础,破坏埋地环境,使管道裸露、悬空,易弯曲、破裂,引发天然气泄漏。此外,洪水还可能冲毁管道附属设施,影响正常运行和调控。
(二)高温天气的影响
高温影响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材料和输送参数。高温使管道金属膨胀,若约束强,应力可能超承受极限,导致变形或开裂。埋地管道周围土壤受高温影响会松动,影响稳定性。同时,高温使天然气膨胀,管内压力上升,超设计压力可能引发泄漏或爆炸。另外,高温加速防腐层老化,增加腐蚀风险。
(三)严寒与冰雪天气的影响
严寒使管道材料收缩,应力超强度时可能破裂。埋地管道若埋深浅,土壤冻结产生顶托力,导致位移、变形。冰雪增加管道荷载,架空管道可能因积雪、积冰超重致支架变形、倒塌。冰雪融化产生冻融循环,破坏土壤结构。严寒还影响附属设备,如阀门灵活性和仪表精度,给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四)强风天气的影响
强风主要破坏架空管道和附属设施。强风使架空管道振动,连接处易松动、疲劳损坏,高风压地区管道可能弯曲、断裂。强风还可能吹倒物体撞击管道,卷起杂物冲击防腐层,增加腐蚀风险。
三、应对极端天气的具体措施
(一)工程防护措施
优化管道设计与施工:在管道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极端天气的影响,合理选择管道路由和埋深。对于易受洪水、滑坡影响的区域,尽量避开或采取避让措施;若无法避让,应增加管道的埋深,采用抗冲刷能力强的管道材料和防腐层,并设置防护堤、挡土墙等防护结构。在高温和严寒地区,设计时应考虑管道的热胀冷缩效应,合理设置补偿器,减少温度应力对管道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牢固、回填土密实,提高管道的整体稳定性。
加强管道附属设施防护:对管道沿线的阀门、计量站、压缩机站等附属设施,采取防风、防雨、防雪、防冻等防护措施。例如,在阀门井上方设置防雨棚,在计量站内安装温度调节设备,在压缩机站周围设置防风屏障等。对于架空管道的支架,应进行强化设计,提高其抗风、抗冰雪荷载的能力,定期对支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结构稳定。
(二)监测预警措施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管道沿线的气象、地质、管道运行参数等进行实时监测。在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的区域,安装气象监测站,实时监测降雨量、风速、温度等气象数据;安装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如滑坡仪、位移计等,监测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展情况;在管道上安装压力、温度、流量等传感器,实时监测管道的运行状态。通过建立监测数据传输网络,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实现对管道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
构建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建立极端天气预警模型,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进行预测和预警。当监测到极端天气即将发生或达到一定预警级别时,及时向管道运营单位和相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其做好防范准备。同时,制定不同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在极端天气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三)应急响应措施
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极端天气,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等内容。预案应包括极端天气发生前的预防措施、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以及发生后的恢复措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
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在极端天气发生时,根据预警信息和应急处置预案,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例如,在暴雨洪水来临前,关闭受影响区域的阀门,停止天然气输送;对裸露、悬空的管道进行临时加固;组织人员疏散,确保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极端天气过后,及时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修复受损的管道和附属设施,尽快恢复管道的正常运行。
(四)日常管理措施
加强管道巡检与维护:定期对长输天然气管道进行巡检,重点检查管道沿线的地形地貌、防腐层状况、附属设施运行情况等。在极端天气多发季节,增加巡检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管道的防腐层进行定期检测和修复,提高管道的抗腐蚀能力;对管道的阀门、补偿器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运行灵活可靠。
加强人员培训与宣传:加强对管道运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极端天气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极端天气的特点、管道在极端天气下的风险、应急处置流程等。同时,加强对管道沿线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避免因人为因素对管道造成破坏,在极端天气发生时能够及时向管道运营单位报告管道异常情况。
四、结论
极端天气对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其影响涉及管道本体、附属设施以及输送过程等多个方面。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的挑战,保障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从工程防护、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日常管理等多个维度采取综合措施。通过优化管道设计与施工、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预案以及加强日常巡检与维护,能够显著提升长输天然气管道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保障能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进一步加强对极端天气影响机理的研究,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完善应对措施,为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佳 . 长输天然气管道运行的安全风险与对策研究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5,45(10):38-40.
[2] 赵亚卓 , 宋翠 , 景建峰 . 长输天然气干线管道站场 UPS 系统故障处理实践 [J]. 内江科技 ,2025,46(05):95-96.
[3] 周乐 . 油气储运中长输天然气管道优化工艺研究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5,45(08):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