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型化农业机械在家庭农场中的应用推广模式

作者

姜文清

吉林省东辽县平岗镇综合服务中心 吉林省辽源市 136607

1、引言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规模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家庭农场生产效率的提升成了急需解决的事情,而小型化农业机械灵活又适用,被看作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它跟大型农业机械比起来更贴合中国以小块地为主的农业生产的特性,在丘陵山区这种复杂地形下优势特别突出。不过小型化农业机械虽然潜力很大,但在家庭农场推广应用时面临不少挑战,像资金少买它成本高、技术支撑不够设备维护难、农民对新技术认知低接受程度受限等问题都阻碍着它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所以这时候探寻一个高效又可持续的推广模式非常重要。

2、小型化农业机械在家庭农场中的应用现状

2.1 家庭农场对小型化农业机械的需求分析

现代农业中家庭农场是重要部分,其经营模式常以小规模种植为主且土地面积在几十亩到几百亩之间,这种经营模式使其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与大规模农场不同,因为传统大型机械很难适应家庭农场的土地条件,操作起来麻烦且性价比不高,并且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强度大的传统耕作方式已经难以持续,所以家庭农场急需能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解决办法,小型化农业机械正符合这个需求,而且家庭农场主都想靠机械化手段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但由于资金少、技术认知不足,在选择机械设备时更看重实用性和经济性。

2.2 小型化农业机械在家庭农场中的应用情况

小型化农业机械在家农场的应用虽已初见成效但整体普及率还有待提高,实际生产中这类机械常用于耕地整理、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这些关键环节,像南方丘陵地区微耕机成了家庭农场主要耕作工具且土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有明显提升,但是由于没有系统化的推广模式和配套服务体系很多家庭农场主在使用时存在操作不熟练、维修难等情况,并且有些机械产品设计没充分考虑家庭农场实际需求从而适用性不够,调查发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家庭农场大概只有 40% 其余的还是靠人工或者半机械化操作,这说明小型化农业机械在家农场潜力巨大但要全面普及得克服技术、服务和认知等诸多障碍,若推广模式优化了、技术创新加强了应用水平还能再提升并给家庭农场现代化发展增添新动力。

3、小型化农业机械在家庭农场中的应用推广模式

3.1 市场引导型推广模式

现代农业得到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大力支持,并且市场引导型推广模式依靠供需对接和利益驱动机制在家家庭农场有着独特的优势。这几年,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深入施行,全国家庭农场的数量大幅增加,这使得小型化农业机械有了被急需的情况。市场引导型推广模式着眼于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服务形式,借建立农机交易市场、办农机展会等助力农户了解并挑选合适自家生产条件的小型化农业机械,而且经销商跟生产企业携手能拿出灵活的购机方案并提供售后服务,让农户的购买欲望进一步增强。不过,这个模式也存在市场竞争猛烈、信息不透明之类的问题,要应对这些挑战就得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平台,这样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并促使供需双方高效对接,进而让小型化农业机械在家家庭农场广泛使用起来。

3.2 农机合作社推广模式

农机合作社是农户与机械化生产之间的桥梁,对小型化农业机械的推广意义重大。统计显示,全国注册的农机合作社超7.6 万家,覆盖面广且服务能力佳,其靠集中采购、统一调配让单个家庭农场购买和使用小型化农业机械的成本降低,并能按照成员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作业计划以高效利用机械资源。在水稻种植集中的地方,合作社引进插秧机、收割机这类小型设备后作业效率提高且人工投入减少,合作社还承担技术培训和支持的工作,帮农户掌握操作技能从而提升机械使用效率。不过农机合作社推广模式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资金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以后要增强合作社运营能力、给家庭农场更好服务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可引入社会资本、优化管理模式。

3.3 农机厂商直接推广模式

农机厂商直接推广模式依靠企业自身技术与市场资源优势给家庭农场提供定制化的小型化农业机械解决方案。近年国内农机行业发展迅速小型化农业机械所占比例不断攀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农机厂商把目光放在了家庭农场市场上,他们设立区域服务中心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就能及时掌握农户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研发适应性好、性价比高的机械设备,另外厂商采用租赁、分期付款等办法减轻农户经济压力以提升机械普及率,不过这一模式成功与否取决于厂商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是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机械就可能老出问题进而影响农户使用体验,所以加强技术创新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对农机厂商直接推广模式持续发展极为关键。

3.4 互联网 + 推广模式

“互联网 +”推广模式依托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和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农机产品在线展示、远程咨询与精准营销,比如有些企业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机械操作演示视频让农户直观知晓设备性能,并且凭借大数据分析能精准找到目标用户群并向其推送个性化产品推荐信息。此外,物联网技术用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使事情变得更方便从而使农户使用体验得以提升[3]。“互联网 +,,, 推广模式虽然如此,但也存在像部分偏远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差、农户对新技术接受度不高这样的局限性,所以得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并提高农户数字素养以给“互联网 Φ+Φ ”推广模式全面推行制造有利条件,进而促使小型化农业机械在家庭农场更快普及开来。

4、结论

小型化农业机械于家庭农场的应用推广研究给农业现代化推动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提供重要路径,近年来随着家庭农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逐步成为主力,其生产规模与地块特征使其对小型化农业机械有迫切需求,这使得家庭农场生产效率受限并且影响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显示建立示范基地强化技术培训、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机产品创新以及加强金融支持等模式可有效解决农户认知度不高、购置成本大、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推广模式一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就显著提高并且促使家庭农场朝着集约化、现代化转变,南方丘陵地区和东部经济发达区域尤其如此。以后要进一步优化推广策略并考虑区域特色和农户需求以持续推动小型化农业机械技术和服务业升级,从而让家庭农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双提升,这个研究能给制定相关政策和实践指导提供强大支撑并且为农业现代化进程增添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秀洁 ;. 小型农机推广在农业机械化中的作用 [J]. 农家参谋 ,2019(24):92.

[2] 泽仁顿珠 ;. 探索中小型农业机械在西藏昌都市的推广与应用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7):162+175.

[3] 易建和 ;. 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J]. 湖北农机化 ,2018(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