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下的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陆铭智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六乡中心小学 519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阅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语言基础,还能拓宽其视野,促进人文素质的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如阅读材料缺乏多样性、授课方式过于僵化以及学生对阅读活动兴趣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文学鉴赏与创造性表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探索一种既高效又充满趣味性的新型阅读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意表达;文学阅读;部编版教材;教学实践

本文探讨了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通过对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创意表达任务的有效策略。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素材,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写作、口语表达乃至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也是学生理解世界、增长见识、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然而,尽管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如此显著,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却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阅读内容单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篇目,虽然经过精心挑选,但数量相对有限,且往往偏重于经典文学作品或传统故事,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单一的内容选择,容易使学生感到阅读与生活脱节,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共鸣。此外,缺乏多样性的阅读内容也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拓展,不利于他们全面、深入地理解世界。

(二)阅读形式刻板

在阅读教学方式上,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即教师讲解文章内容、分析语言特点、总结中心思想等,而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自主思考的机会。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会抑制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此外,缺乏互动和讨论的阅读课堂也难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阅读兴趣缺乏

由于阅读内容和形式的问题,许多小学生往往对阅读缺乏兴趣,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可能觉得阅读枯燥乏味,或者无法从阅读中获得足够的乐趣和成就感。这种兴趣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还会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模式探索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阅读内容单一、形式刻板以及学生阅读兴趣缺乏等问题,本研究经过深入思考与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为核心资源,还广泛融合了多种教学资源,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创意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选择多样化的文学阅读材料

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我们深入分析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精心挑选了多样化的文学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还引入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科普文章、历史小故事、现代诗歌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点。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草船借箭》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这篇经典的历史故事,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背景知识,同时鼓励他们思考策略与智慧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此外,我们还推荐了《三国演义》中的其他精彩片段,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二)设计创意表达任务

基于所给材料,我们精心构思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表达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深刻领会文本内涵的同时,能够发挥个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独特表达。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选段为例,我们激励学生尝试续写鲁滨逊于荒岛上的探险经历,或创作符合原作风格的短剧剧本,甚至通过绘制插画来再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这类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写作技巧、艺术才能及团队合作精神。此外,我们也提倡学生们将自己的创作成果在班级范围内展示交流,借助相互间的赞赏与反馈,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和个人表达能力。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此教学模式的关键要素,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促进互动、协作与知识共享的平台。我们倡导学生以小组形式紧密围绕阅读资料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分享个人的阅读体验、创新思维以及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能够通过相互启发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尊重不同的看法,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们还教导学生如何在小组内部有效地分配任务,共同面对挑战、探索解决策略,并激励他们在集体中展现自身长处,从而实现个人成长与团队进步的双赢局面。

为了增强阅读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特别策划了一系列小组合作活动。比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某篇课文时,学生们被要求以小组形式创作连环画作品。每组成员需分配任务,有人负责插图绘制,有人撰写文字说明,还有人负责总体设计与排版布局。此类项目不仅促进了学生们的艺术创造力和书面表达技巧的发展,同时也让他们在团队协作中体验到了成就感。为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的成效,我们定期举办小组间的成果展示与交流会。在此类活动中,各小组有机会展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经历及所学所得。其他小组成员则通过观摩与点评,学习他人长处,反思自身不足,进而达到相互借鉴、共同成长的目的。这种形式的交流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及沟通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基于文学阅读及创意表达任务组合的教学方法,探索了一种既高效又吸引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通过引入丰富多样的文学读物和创新性的表达活动,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理解力以及创造性表达技巧均获得了显著增强。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该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致力于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费浩芳,於丹.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下的单篇教学[J]. 教学与管理,2024(5):50-54.

[2] 王琳琳.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教学策略[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4,26(3):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