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电力工程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选择策略研究

作者

张小龙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电力工程是我国能源建设的需要大型基础配套设施,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采购环节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本约占工程总投资的 60% ,供应商的选择又直接影响到物资的质量、交货期和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工程进度和安全运行。当前,电力工程采购面临着价格波动大、供应链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了较高的采购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低。因此,对电力工程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选择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工程采购的特点以及成本的构成与控制难点

(一)电力工程采购的特点

首先,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投资巨大,所需采购的设备、材料等物资数量多、种类繁杂,采购金额较高。同时,电力设备和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对其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需要供应商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此外,电力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采购工作需要与工程进度相匹配,从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到物资交付,整个过程周期较长。最后,采购过程中面临着市场价格波动、供应商履约能力不足、政策法规变化等多种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采购成本增加或采购计划受阻。

(二)采购成本的构成

电力工程采购成本涵盖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大范畴。直接成本包括设备购置费、材料采购费、劳务服务费等,其中大型发电设备、输电线路材料等占比超 70% ;间接成本涉及采购管理费用、运输仓储费、质量检测费等,隐性成本则包含供应商违约风险成本、库存积压成本及技术适配性成本等,隐性成本虽不易量化,却可能对总成本产生显著影响。

(三)成本控制的主要难点

市场波动是成本控制的首要挑战,电力工程所需的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显著,波动幅度可达 20% 以上,直接导致采购成本不确定性增加。供应链协同不足也加剧了成本压力,多级供应商之间信息不对称,易引发交货延迟或质量偏差,增加额外协调成本。此外,电力工程对物资的技术标准要求严苛,定制化设备采购周期长、议价空间小,进一步提升了成本控制难度。

二、供应商选择的核心指标与评估体系

(一)核心选择指标

供应商的选取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选取供应商不能单纯以价格作为主要依据,价格应该以性价比为主要依据,盲目追求低价可能导致质量风险。质量可靠性关注供应商的质量认证水平、质量合格率和履约记录。履约能力关注供应商的生产规模、交货周期和履约应急响应时间,关注供应商的履约能力能否满足物资需求与工程建设的匹配度。技术能力关注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能力、设备升级能力和服务技术支持能力。技术能力是合作多时期的关注点。合作信誉关注付款履约率、纠纷解决效率,合作信誉也是合作多时期的关注点。付款履约率、纠纷解决效率能反映合作供应商的合作稳定性。

(二)科学评估体系构建构建

层次化评估体系需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定量指标可通过价格波动率、质量合格率等数据直接量化;定性指标如技术适配性、合作默契度等,需通过专家打分法转化为可比较数值。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可降低指标权重设定的主观性,通过多级指标权重分配,实现对供应商的全面评估。同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定期更新供应商评分,确保选择的时效性与适应性。

三、成本控制与供应商选择的协同策略

(一)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优化

将采购成本控制延伸至物资全生命周期,在供应商选择阶段即考虑设备运维成本与报废处理成本,避免短期采购成本节约导致长期支出增加。通过与供应商联合开展价值工程分析,优化产品设计与工艺,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制造成本,实现供需双方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此外,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降低运输费用。对于大宗物资,可以采用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等成本较低的运输方式;对于紧急物资,可以采用公路运输或航空运输等速度较快的运输方式。同时,要加强对仓储的管理,合理规划仓库布局,提高仓库利用率,减少仓储费用。此外,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物资和服务。

(二)供应链协同与风险

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核心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通过批量采购获得价格优惠,同时约定价格波动补偿机制,降低市场风险对成本的冲击。搭建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与供应商的信息实时共享,减少库存积压与交货延迟,提升供应链响应效率。此外,建立供应商风险预警机制,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生产能力进行动态监测,提前规避供应中断风险。

(三)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完善采购管理制度,明确成本控制责任主体与考核机制,将采购成本节约率与供应商管理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强采购团队建设,提升人员的成本核算能力与供应商评估水平,确保策略落地执行。同时,推动采购流程标准化,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规范采购行为,减少人为干预导致的成本偏差。在采购前,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了解物资的市场价格、供应商的情况等信息,为价格谈判提供依据。在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时,要充分利用市场信息,争取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同时,要注意谈判的策略和技巧,既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又要保持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

结论

电力工程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选择是系统性工程,需通过科学的成本构成分析、多维度的供应商评估及协同化的策略实施,实现成本优化与供应稳定的双重目标。未来应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技术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提升成本控制的精准度与供应商选择的智能化水平,为电力工程的高效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于新建.S 公司直接物料采购成本控制策略研究[D]. 吉林大学,2022.

[2] 邓容 . 供应商选择与采购成本控制的协同优化研究 [J]. 中国经贸 ,2023(5).

[3] 高山 , 李利纳 . 基于供应商合作的采购总拥有成本控制研究 [J]. 物流工程与管理 , 2013(1):5.DOI:10.3969/j.issn.1674-4993.2013.01.022.

[4] 崔冰, 国凤兰, 王富兰.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中 , 2011(7):2.DOI:CNKI:SUN:CKTX.0.2011-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