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四川道地药材在抗疲劳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

杨月 张翾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 611137

一、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疲劳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寻找安全、有效的抗疲劳方法和药物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四川道地药材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良的品质,在中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且在抗疲劳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四川道地药材的抗疲劳研究

(一)抗氧化与自由基清除机制

抗氧化作用是抗疲劳的重要机制之一。许多四川道地药材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1],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从而缓解疲劳。

川芎中的阿魏酸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成分[2],它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进而缓解疲劳。此外,川芎还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为机体提供更充足的能量供应,提高耐力,减轻疲劳感[3-4]。研究表明,川芎提取物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降低其血清中乳酸和尿素氮的含量,表明川芎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效果[5-6]。

丹参中的丹参酮、丹参素等成分也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7]。丹参酮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丹参还能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使血液流动更加顺畅,减少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疲劳[8]。

(二)调节免疫功能机制

一些四川道地药材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帮助机体更好地应对疲劳。

麦冬含有多种甾体皂苷类成分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9],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帮助机体更好地应对疲劳。此外,麦冬还可以营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黄精中的黄精多糖是一种免疫调节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同时,黄精还可以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使机体在面对疲劳时能够更好地调动自身的能量储备,缓解疲劳症状。

(三)改善微循环机制

良好的血液循环是保证机体组织器官正常functioning 和能量供应的基础。部分四川道地药材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够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为机体提供更充足的能量供应,从而提高耐力,减轻疲劳感。

川芎和丹参都能改善微循环。川芎中的阿魏酸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进而缓解疲劳。丹参中的丹参酮、丹参素等成分在抗疲劳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也可通过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使血液流动更加顺畅,减少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疲劳。

(四)调节代谢机制

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也是抗疲劳的重要机制之一。

黄精中的黄精多糖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同时,黄精还可以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促进能量的产生和利用,使机体在面对疲劳时能够更好地调动自身的能量储备,缓解疲劳症状。

附子中的乌头碱等成分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附子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机体的血液循环效率,从而为机体提供更充足的能量供应,减轻疲劳。在临床应用中,附子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其疗效并降低毒性。

(五)综合抗疲劳作用

多种四川道地药材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协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综合的抗疲劳效果。

例如,有研究发现,由川芎、丹参、麦冬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表明该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效果。这可能与复方中各药材的协同作用有关,通过多种成分和机制的相互配合,共同发挥抗疲劳作用。

三、临床应用与展望

一些基于四川道地药材开发的抗疲劳保健品和药品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实践。这些产品在改善疲劳症状、提高机体耐力和抗疲劳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抗疲劳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例如,黄精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小鼠的奔跑时间,降低其血清中肌酸激酶的活性,表明黄精对缓解肌肉疲劳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四川道地药材在抗疲劳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为抗疲劳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保琳,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健康之路,2017,16(08):23.的影响[J].中南农业技术,2024,45(11):65-71+84.

[2]孙丹陵,吴微,陈学蓉,等.川芎中川芎嗪含量的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 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05):1120-1122.

[3]付彦君,李新.川芎天麻汤对小鼠的镇痛及抗疲劳作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01):26-27.

[4]包强,苏秦,王雪梅,等.当归川芎方多糖提取物速释微丸的制备及质 量评价[J/OL].时珍药,1-6[2025-04-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436. r.20241231.1451.004.html.

[5]罗仁书,何治勇.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09):1294-1296.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18.09.049.

[6]孙丹陵,吴微,陈学蓉,等.川芎中川芎嗪含量的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 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05):1120-1122.

[7]高宏伟,李玉萍,李守超.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1,38(06):73-81.DOI:10.19656/j.cnki.1002-2406.210615.

[8]李大荣,张雅娟,邹明星,等.不同加工方式对川党参营养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南农业科技,2024,45(11):65-71+84.

[9]夏树林,朴晶.麦冬中多糖的提取及其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47-18748+18751.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0.3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