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语文大单元教学生成性路径研究

作者

刘梦然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毓贤学校 511495

引言: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教学重点的当下,语文大单元教学作为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模式备受关注。然而,当前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中,生成性路径的缺失制约着教学效果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构建契合学生学习需求的生成性路径,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优化与师生共同成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状与问题,探索语文大单元教学生成性路径的构建,旨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语言是基础,通过积累与运用实现交流表达;思维是内核,驱动语言的理解与创造;审美是提升,助力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文化是根基,传承民族精神。四者相互渗透,共同塑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二)语文大单元教学

语文大单元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打破传统单篇教学局限,围绕特定主题,整合单元内多篇文本、学习任务及实践活动。其整体性聚焦主题构建知识体系,系统性串联学习内容形成逻辑链条,实践性强调学以致用,这些特征与核心素养培育要求高度契合,助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三)生成性路径

生成性路径强调教学过程中,基于预设目标,动态捕捉学生的兴趣、疑问与思维火花,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它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合作、表达中生成个性化学习成果,打破机械灌输模式,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开辟有效通道。

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教学实施现状

为深入了解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情况,对全校语文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并选取其中 20 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课堂观察与学习效果测试。调查显示,70%的教师知晓大单元教学理念,但仅 30% 能准确阐述其内涵。在教学设计上, 45% 的教师尝试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不过仅有 15% 能系统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学习任务。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在大单元教学课堂中的参与度有所提升,主动发言次数较传统课堂增加 20% 。然而,学习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在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方面的得分提升并不显著。

(二)生成性路径问题

当前语文大单元教学在生成性路径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教学目标缺乏动态性。 60% 的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未充分考虑学生课堂反应与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致使教学目标难以有效指导课堂生成。其二,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不足。75%的教师在面对课堂突发情况或学生的独特见解时,不能及时捕捉并转化为教学资源,导致宝贵的生成契机被浪费。其三,评价体系滞后。80%的学校仍采用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发展及课堂生成表现的评价,无法为生成性教学提供有效反馈与导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生成性教学理念理解不深、缺乏相应教学技能以及学校评价机制的束缚。

三、生成性路径构建

(一)教学目标生成:锚定素养,动态调整

教学目标需紧扣核心素养,如第一单元聚焦“文学审美与语言感知”。教学《春》时,初定目标为“品味语言,感受春景之美”;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修辞的赏析较浅显,动态调整为“辨析比喻、拟人修辞,探究情感表达逻辑”,贴合“语言建构与审美鉴赏”素养,让目标更精准[1]。

(二)教学过程生成:情境驱动,资源共生

创设开放性情境,如围绕“四季之美”,串联《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设计“为校园‘四季景观区’写解说词”任务。学生分组合作,挖掘文本中景物特征、情感线索,自主整合“春风的灵动”“冬雪的温晴”等内容。教师捕捉课堂生成:讲解《春》时,学生突发“小草‘偷偷地’钻,是否暗含生命力的‘小心翼翼’?”,教师及时将此生成性问题转化为探究资源,引导全班辨析,深化对语言的理解[2]。

(三)评价促进生成:多元反馈,双向赋能

构建“过程+结果”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课堂发言、小组协作(如《春》的修辞讨论参与度);结果性评价验收“解说词”作品(语言、创意等维度)。采用多元评价,如教师评“修辞运用准确性”、学生互评“解说词感染力”。评价反馈推动改进:发现学生对古诗《观沧海》情感理解薄弱,后续增补“古诗意象联读”微专题,完善教学链条,实现教与学的双向生长[3]。

结语:本研究通过对语文大单元教学生成性路径的探索,明确了概念内涵,剖析了现存问题,并构建了目标、过程与评价三位一体的生成性路径,为语文教学注入新活力。但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调查样本覆盖范围有限,生成性路径在不同教学场景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未来,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参与实践探索,不断完善语文大单元教学生成性路径,推动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世远.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与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3, (7): 45-48.

[2]陈立群. 情境驱动下的中学语文教学[J].教育导刊, 2023, (6): 37-40.

[3]张平. 基于多元评价的高中语文生成性教学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 2024, (3): 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