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烟草专卖执法风险体系建设探析
黄永利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烟草专卖局 广西百色 533000
法律风险是指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因未遵循相关法律规定或违反合同约定,或受利益相关者、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组织或个人承担不利法律后果的可能性[1]。近年来,烟草专卖执法环境发生变化,新形势下专卖执法问题呈现出数量多、处理难度高等特点。相关部门应重点关注专卖执法风险防控工作,结合风险特点构建合理的执法风险防控体系,以确保烟草专卖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一、建立专卖执法风险点制度
首先,开展摸底排查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全面排查执法风险点。风险排查应覆盖专卖执法的各个环节,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排查,并且相关部门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规定和要求,深入分析法律风险的来源和风险因素[2]。
其次,搭建风险识别框架,结合烟草行业经营管理情况,分析执法方面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一方面,要考虑专卖管理岗位职责,按不同类型分别排查相关风险,特别关注领导层和重要岗位,采取多种排查方式,如鼓励岗位员工自查、部门互查、组织会议讨论审定等,及时发现不同岗位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以专卖管理业务流程为基础,排查不同环节的风险点,特别对高风险领域加大排查力度,全面分析风险因素,确定风险源。例如,在许可证办理环节,需重点排查“人情证”、“关系证”风险及审核不严导致后续监管困难的风险;在市场检查环节,需着重识别程序瑕疵、证据固定不规范、遭遇暴力抗法应对失当等风险;在案件处理环节,则需警惕自由裁量权滥用、法律文书制作错误、涉案财物管理疏漏等风险点。通过具体场景化的风险识别,使排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3]。
再次,开展风险评估分级,主要是对专卖管理法律风险点、风险因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潜在危害等进行综合评估,具体可通过组织研讨会、开展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从不同维度划分风险等级,为后续风险应对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最后,鼓励全员参与风险防控,将风险防控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确保全员积极参与并配合,保障风险防控全面实施。实际工作中,应综合考虑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职责范围,落实风险管理。同时,应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风险管理现状实施动态监控,定期或不定期排查法律风险,及时发现风险防控体系漏洞,持续优化完善防控体系。
二、建全专卖执法监督机制
行政执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影响执法工作。对此,应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事前加强防范,事中及时调控,事后严格监督;同时应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通过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执法活动规范实施。
首先,实施内部监督和层级监督,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监督制度,加强法规、审计、监察等部门的协作沟通,明确各部门监督职责,全面落实执法监督工作。同时建立执法考核机制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同部门存在的问题及时追究责任并依法依规予以惩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其次,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监督和追责机制。鼓励零售客户、消费者和群众参与监督,通过组织研讨会等方式汇总公众意见,同时参考专业人士建议进行决策。决策内容等应按规定予以公示,便于公众参与监督。对决策者应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若决策者因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危害,则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最后,落实民主监督。政策内容和决策信息等应严格执行公示制度进行公开,确保社会公众知情,从而更好地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相关部门应公开行政执法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同时拓宽监督渠道,使群众可通过举报、投诉等多种方式表达意见,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另外,可通过回访、建立专门网站等方式听取群众意见,为社会监督
和舆论监督创造良好条件。
三、加强专卖执法综合技能培训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为专卖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促进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并落实激励制度,鼓励其自主学习烟草专卖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更新人员理念,丰富学习内容。通过专家讲座、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普及知识,促使专卖人员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创新和终身学习理念。新形势下烟草行业面临新机遇与挑战,对专卖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部门应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制定严格的人员筛选标准,并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构建专卖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应涵盖案件查处、市场监管和许可证管理等,通过培训提升岗位人员工作技能,增强应对执法问题的能力。同时,应结合不同岗位业务实际,组织学习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执法相关知识,并引导人员学习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全面提升执法能力。
最后,丰富学习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工作中,不仅要开展系统培训,还应引入信息技术等创新方式,并将“送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拓展人员培训学习平台,邀请领域专家及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此外,开展培训考核,通过组织执法技能竞赛等活动鼓励人员提升专业技能,对执法实践中表现优异的人员及时予以嘉奖,以提高专卖人员的积极性。
四、完善专卖执法舆情应对制度
首先,根据专卖执法情况全面梳理舆情风险点,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舆情信息,确定风险源。同时综合评估舆情风险等级,依据其发生的可能性及潜在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并设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便于相关部门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其次,拓宽风险监测渠道。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舆论传播形式多样,不同媒体对不同事件的传播各具优势,相关部门应考虑不同媒体特点,健全舆情风险监测体系。现阶段,舆情管理咨询机构发展迅速,其舆情监测体系相对成熟,烟草行业可与此类机构合作,及时获取舆情风险信息。
最后,健全舆情风险应对机制。加强上级部门、执法部门、管理部门等的协同,建立高效信息共享渠道,确保各部门及时掌握信息并精准处置。管理部门需高度重视,及时响应,尽快核实舆情并按规处理。同时,应及时通报舆情风险处理情况,保障各部门协同管理。应对机制需强调“黄金四小时”原则,即力争在舆情发酵的关键初期做出首次回应,表明已关注并介入调查的态度,抢占信息发布主动权。回应需遵循“快报事实、慎报原因、求实为本、依法处置”原则。对于确属执法问题的,要勇于承认错误、公布整改措施;对于不实信息,要迅速澄清事实、提供证据,必要时依法维权。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统一对外口径。事后需进行深度复盘,分析舆情根源,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执法工作和舆情应对能力。
三、结语
烟草专卖执法风险防控是烟草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部门应通过完善风险识别与防控制度、健全舆情应对机制、强化执法监督等措施,有效提升专卖执法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专卖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丹.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风采童装,2024(4):162-164.
[2]肖凌.烟草专卖行政执法风险防控工作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171.
[3]葛鹏举.关于基层烟草专卖执法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构建[J].现代国企研究,2016(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