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日传统文化传播下日本元旦文化研析
王梦溪
浙江师范大学
引言: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与多个国家均实现了文化交流。其中日本在我国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自秦汉时期即有两国交往的记载。发展至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使臣来到我国,旨在学习我国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艺术,这种文化交流使得我国的节日文化等均传入到日本,为日本元旦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日传统文化传播对于日本元旦文化的影响
元旦在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古代人民认为元旦是一年的开端,在各个节日中具有特殊意义。我国对于元旦的记录较早,自三皇五帝时期即提出了元旦这一概念,但尚未明确提出元旦这一名词。在汉武帝时期,规定春天的第一个月为正月,将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规定公历 1 月 1 日为元旦。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有元旦这一节日,尽管在时间以及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均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日本作为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受我国元旦文化的影响较大。从中日传统文化传播对于日本元旦文化的影响来看,其使得日本的元旦文化中含有较多的中国化元素[1]。
在具体的表现上,我国的历法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并被日本所运用,使得日本在划分时间以及季节上与中国的划分方式大致相同。在元旦的时间确定上,日本将农历的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端,并举办与新年相关的庆祝活动。其次,日本在元旦的习俗与礼仪上也呈现出浓厚的中国化特色。我国古代在元旦时有祭祀天地神灵以及祖先的习俗,这一习俗在日本的元旦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在日本的元旦中,人们将去到寺庙或者神社进行参拜,从而表达对于神灵的敬畏之心。与此同时,中国的元旦有挂年画以及贴春联的习俗,寓意为驱邪避灾等。日本尽管不使用春联,但在元旦时在门上装饰竹叶或者松枝等,与中国的年画以及春联寓意几乎相同。除此之外,中国元旦的饮食文化也对于日本的元旦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我国,部分地区在元旦时有吃年糕的习俗,寓意为“年年高”,表达对于生活节节高升的美好愿望。日本在元旦时也有吃年糕的习俗,且制作与食用年糕的方式也较多。日本的年糕被称为“镜饼”,其形状圆润,具有团圆与圆满的象征意义。在元旦时,日本家庭将镜饼放在地板的间隙中,在正月 11 日时拿出来并举行相应的仪式[2]。
二、日本元旦文化的本土化特色
日本的元旦文化在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同时更保留有浓厚的本土化特色。在具体的表现上,一方面即是宗教文化。我国的宗教以佛教和道教为主,日本的本土化宗教则为神道教,强调对于与神灵以及祖先的崇拜。在元旦期间,日本人民大多进入到神社进行参拜,这一习俗被称为“初詣”,是日本元旦文化中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人们通常在1 月 1 日至 3日期间前往神社或寺庙,祈求新年平安、健康和好运。参拜时,他们会摇响铃铛、投币祈福、拍手两次以示敬意,体现了对神灵的尊重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而在参拜中,日本人民将进行抽签与祈祷,也会购买一些的护身符,祈求新的一年能够平安顺利。佛教在日本的影响力也较大,日本的寺庙在元旦前夕将进行敲钟,钟声通常为 108 下,寓意人世间的 108 种烦恼,人民在钟声中迎接新的一年,更表达自己对于摆脱烦恼的向往。这种神道教与佛教的融合,使得日本的元旦文化兼具祈福以及解脱的特征。
另一方面,日本在元旦期间的习俗活动与中国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同时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具体的表现上,日本在江户时期即盛行“初诣”,即在新年第一次参拜神社或者寺庙,这一习俗在当下的日本仍旧有所流行。在元旦的清晨或者凌晨,人们将前往寺庙或者神社进行参拜。压岁钱在日本的元旦文化中也有所存在,但在形式上区别于中国长辈给晚辈现金的形式。日本的压岁钱被称为“年玉”,长辈将钱放在精致的祝仪袋中送给晚辈,并且一些雇主也会给员工发放年玉,体现了日本独特的礼仪文化。在元旦的饮食文化上,日本也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色。在元旦食用年糕的同时,日本还制作御节料理。御节料理具有多种食材以及多样化的寓意,例如象征长寿的虾以及象征美好吉祥的莲花等。与普通食物的摆盘不同,御节料理通常盛装在多层漆盒中,不仅属于食物的一种,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日本人对于饮食美学的极致追求以及对于元旦文化的高度重视。
结语:
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始于古代的历史交流,如唐朝时期的遣唐使制度,使得日本在吸收儒家思想、佛教、汉字及礼仪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进入新时期,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日两国更应共同关注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通过加强学术交流、举办文化节庆和利用数字媒体平台,推动两国传统文化的互鉴与融合。加大对于两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包括深化历史文献的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开展跨学科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文化影响的深层机制。这不仅能够促进中日关系的和谐发展,还能为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何天平,胡海雨.面向国际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情境的日常化建构与生态化协调[J].中国出版,2025(5):12-18.
[2]刘晓峰.古代日本的新年:以中国文化影响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2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