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跨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
李万春
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 636002
引言
《初中数学教育新指南(2022 版)》(以下简称“新指南”)着重突出了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及教学方法的递进性和多样性,在规划学习内容时。探究数学知识内部的联系,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同时深入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调用数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巧,来剖析并应对各种实际问题。
1 初中数学跨学科融合的要点分析
1.1 选取合适的主题,关注学生学情
教师需精心挑选教学内容,深入探究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挑选适宜的跨学科学习素材。将实际问题与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是实现跨学科教学成功的关键。鉴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呈现实际问题与生活情境后,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时,除了知识掌握情况,还应着重考虑他们的认知发展层次及兴趣激发的体验,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任务,以实现高效优质的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广泛包容性与实际应用价值。
1.2 强化学生主体,优化教学辅导
在初中数学的跨学科教学中,教师需着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进程,并鼓励彼此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只有乐于参与跨学科学习,才能在探索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为此,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和问题应贴近学生实际,确保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探索和深入研究,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师不应仅关注教学成果,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实现多学科知识与数学的深度融合,彰显跨学科教学的独特魅力。
1.3 强化实践思维,策划持续学习环节
与孤立学科教学相较,跨学科教学更侧重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培养。在学生群体中,应用意识的重要性超过应用技能。只有当学生拥有应用意识,他们才能在遇到挑战时,主动将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不同学科领域出发,寻找并融合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
2 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跨学科融合的实践策略
2.1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切入点探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跨学科教学通常指以数学知识为核心,融合其他学科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学习的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旨在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技巧融入数学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将多学科知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旅途中,我们致力于培养其思维模式,并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方法反馈到数学学习中。首先,知识切入口。在基于数学学科的跨学科教学中,应以数学知识为基础。数学知识在形成过程中,通常与其他学科有紧密联系。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评估知识跨界的时机,判断其是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是否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其次,方法切入口。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独特性和迁移性,其基于逻辑和理性的运用方式与其他学科中的某些思想方法有共通之处,这为学科间的融合提供了机会。教师需要审慎评估,是否有必要将数学思想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以便在学科交叉领域找到新的切入点,更有效地整合和应用知识。
2.2 增强教材中跨学科资源的利用强度
目前,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跨学科素材,覆盖文学、艺术、生物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化学科学等多个领域。这些素材遍布于章节引言、正文、示例、习题以及拓展延伸等部分。在教育实践中,当教师致力于初中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时,他们有能力且有必要深入探索教材中的多元学科元素,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例如,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时,教材中的正文和习题部分有很多追及问题,如“追赶小明”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 s=vt ”这一物理公式来解决问题,这便是一种跨学科素材。教育工作者能够利用这种跨学科素材,作为新课题引入的媒介,通过巧妙设问,启发学生尝试从物理学的视角剖析数学难题,如探讨“追赶小明”中,“小明”和“爸爸”虽然运动路程相同,但速度不同,询问他们各自所需时间,并尝试用“
”绘制运动轨迹,明确等量关系。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深入分析问题,自主构建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而增强对知识的领悟与记忆,优化教学成效,进一步推动学生在数学建模、数学运算及空间想象等关键能力方面的成长与发展。
2.3 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有效导入数学知识
在初中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多元学科背景,构建教学情境,巧妙引入数学知识。以《有理数及其运算》为例,教师可通过展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数据,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概念,实现地理与数学的融合,拓宽数的概念范畴。此法不仅能促进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此外,这种方法还能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
2.4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学科整合思考与归纳
在“勾股定理”的教学实践中,数学与历史、美术和生物学的巧妙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到跨学科学习的自然流畅,毫无生硬拼凑之感。他们仿佛无障碍地在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穿梭,享受着知识融合的乐趣与启发。教师精心设计的跨学科教学活动,为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深入理解提供了新颖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及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有着重要影响。学生数学兴趣的提升显而易见,因为他们发现,原本枯燥的数学在众多学科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种逐渐形成的学科归属感,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同时,学生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若仅从数学角度看,勾股定理可能只是简单的数学公式;而从跨学科融合的角度审视,它不仅蕴含着数学领域的趣味历史,还展现了“勾股树”的美学价值(以及学生在绘制“勾股树”过程中的美学认知构建),以及自然界生命的神奇现象……这些元素共同展现了跨学科融合的深远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应当积极倡导跨学科教学模式,致力于实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跨学科融合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打造更为多元化与充实的数学学习历程,进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在价值,并拓展其外在边界,最终共同营造出一种更加优质的数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甘锦安.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4(6):92-94.
[2]祝羽.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3(1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