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研究
王顶兰 李昕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霍邱县直水门塘幼儿园(玖悦府分园) 安徽六安 237400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人生中最初的教育阶段,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未来学习都具有深远影响。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逐渐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向更加注重儿童“主体性”发展的方向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游戏教学以其天然的趣味性及独特的教育功能,逐渐成为幼儿园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帮助幼儿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健全情感层面彰显出强大的应用潜能。游戏教学的应用,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放松心情、释放天性的阵地,另一方面为锻炼幼儿的综合素养打通了渠道,继而为幼儿教育的“减负增效”提供了可能。这一背景下,幼儿园迫切聚焦于游戏教学理念,对教学思路及方法进行重新审视。
一、聚焦幼儿发展特征,科学设计游戏活动
游戏的面向对象是幼儿,面向的是幼儿的良性及终身化发展,因而选对游戏、灵活设计游戏显得尤为关键。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一方面能动性强,对形形色色的游戏有着天然亲近,另一方面又由于年龄、性格及认知的差异对游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喜爱,抓住幼儿的发展及认知特征,以此为基准科学设计游戏,成为决定整体教学效果关键。因此,考虑到幼儿以感知觉来认识世界、记忆和思维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情感丰富且容易波动以及大肌肉群发展迅速等一系列显著特征,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既应注重趣味性,致力于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调动其游戏积极,又应考虑到游戏的挑战性,即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能够有益于幼儿情感认知、身体素质的发展,使之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且游戏形式应遵循多样化原则,避免扁平、单一的游戏形式,确保幼儿能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及多元成长。
二、设计角色扮演游戏,锻炼幼儿综合素养
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园惯用、常用的游戏形式,以其独有的体验性、互动性,在发展幼儿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技能层面彰显出不俗的潜力。且角色扮演游戏易于组织,体验性强,符合大多数幼儿的喜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因而更容易达成促进幼儿良性发展的高级目标。比如,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一款贴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趣味角色扮演游戏《快乐小镇大冒险》,以充满生活气息的多元场景激发幼儿的互动热情,在模拟日常情境中提升语言表达与社会交往能力。游戏前,教师可提前用彩色气球、卡通贴纸布置“快乐小镇”背景板,准备简易道具如玩具厨房套装、塑料蔬菜水果、仿真收银机、厨师帽等,角色包括爸爸、妈妈、宝宝、超市收银员、餐厅厨师、顾客,幼儿可通过佩戴不同颜色的手环或头饰区分角色。游戏开始时教师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扮演“小镇导游”带领幼儿参观各个场景:“欢迎来到快乐小镇!今天我们要体验有趣的生活游戏,谁想当贴心的妈妈照顾宝宝?谁想当厉害的厨师做美味蛋糕?”激发幼儿的角色期待。紧接着,幼儿按照自身的角色身份,分别在小镇中进行“逛街”“购物”“用餐”等,沉浸式体验游戏的快乐。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小镇分享会”,让幼儿拿着自己使用的道具,说说“今天在小镇里做了什么”“最喜欢哪个角色”等。整个游戏以生活为原型,幼儿得以在角色扮演中自然习得语言表达、数字认知、责任意识等核心经验,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实顺利达成“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的教
育初衷。
三、融入趣味探究游戏,激发幼儿创造才能
对于性格活泼、好奇心强的幼儿而言,动手操作、实践探究是最富有乐趣及体验的游戏形式。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趣味现象为出发点,设计一系列验证、观察及动手的实践探究游戏,借助简单的游戏为幼儿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例如,在科学类课程中,便可以设计一个“彩色牛奶”的科学游戏。“彩色的牛奶”是神奇的科学现象,教师首先可以为幼儿们准备一些牛奶、洗碗液、棉签及墨水,然后带领幼儿将适量的牛奶倒入一个浅盘或者玻璃杯中,使得牛奶能够覆盖整个底部,紧接着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色素墨水,每种颜色都准备一点。选择一种颜色的墨水,在牛奶表面滴几滴,每次滴完色素后不要搅拌,让色素自然漂浮在牛奶表面。最后再取一个棉签,蘸取一点洗碗液,将棉签轻轻地放入滴有色素的牛奶中。这时候,幼儿会发现“牛奶”变得五颜六色了起来,这一神奇的现象成功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纷纷开始思考其原因。这类探究游戏不仅简单有趣,而且可以在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轻松进行,是幼儿园教育中一种十分奏效且富有趣味的启蒙方式。
三、实施户外探索游戏,拓展游戏教学阵地
除去园内资源外,幼儿园之外的各类资源、平台也可以利用起来,达到拓展教育阵地、丰富游戏形式的目的。如日常生活中富含神奇的自然现象,如季节的变化、太阳的升落,人们从中归纳出四季和时间的规律,以此为切口,教师也可以设计户外探索游戏,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身体悟,亲身观察,从中捕获自然知识,掌握自然规律等,达到最“纯真”教育效果。如在春日到来之际,带领幼儿们用小铲子或手指在土壤中挖小坑,然后将种子放入,轻轻覆土,给予适量的水。活动期间,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记录下观察到的变化,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样,也可以鼓励幼儿观察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生长状态、天气的变化等,在锻炼幼儿观察能力的同时使之从中领悟到生命的奥义;或设计“昆虫捉迷藏”游戏,驱使观察周围的昆虫形态,了解其生态和习性,全面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好奇心,领悟生命的魅力。户外游戏打破了教室的限制,为幼儿赋予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身心得以彻底解放,因而更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综上,对正处于身心发展黄金时期的幼儿而言,游戏既是学习的重要手段,又是成长的天然途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唯有广泛而深刻地意识到游戏的现实作用及积极意义,聚焦于幼儿的认知发展特征,立足于园内的资源情况,科学、灵活地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究性及体验性的多元化游戏活动,方能为幼儿教育源源不断地引入活水,使幼儿在游戏尽情释放天性,展现才能,为其的综合、全面及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书铭.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3,(27):107-109.
[3]方婷婷.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科幻画报,2023,(09):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