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在“教-学-评”一体化中的实践路径探索
王建平
河南省许昌市第二中学
引言: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提出,打破了教学过程中“教学—作业—考试”之间的断裂关系,促使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与评价活动时更加注重全过程的衔接和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在此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对作业的功能与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基于单元整体目标,设计出既能落实教学重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反思能力的作业,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关键命题。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践,探索单元作业如何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
一、单元作业设计的“教-学-评”一体化内涵解析
(一)教学目标与作业设计的统一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作业设计的根本依据。在“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单元作业设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数学核心素养,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展开,避免作业内容脱离实际教学内容或重复机械训练。例如,在“函数与图像”单元中,设计要求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据,建立函数模型并绘图分析,既体现知识掌握,又渗透能力发展。
(二)学习过程与作业任务的衔接性
作业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自然延续。在“教-学-评”一体化中,作业不再是单向性的课后任务,而是学生参与、思考与再建构的过程。因此,作业设计应体现过程性与任务性,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回顾课堂所学、延展思维维度,并形成问题解决的完整路径。如“几何证明”单元可设计“从图形到证明”的探究任务,促进知识转化和综合应用。
(三)评价机制与作业反馈的系统性
科学的作业评价不仅关乎评分,更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在一体化理念下,作业评价应打破“标准答案”模式,强调多维评价与形成性反馈,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表达能力及策略应用。教师可结合学生作业进行个性化讲评、同伴互评、小组反思等活动,形成有效的评价闭环,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在反馈中进步。
二、初中数学单元作业的任务化设计策略
(一)任务驱动下的情境创设设计
基于任务驱动的作业设计强调真实情境与数学知识的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实践中,教师可围绕单元核心内容构建贴近生活的应用情境,如在“概率初步”单元中设计“校园调查活动”,让学生统计校内饮料偏好数据并分析概率分布。这类作业既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又提升其数据处理与逻辑推理能力。
(二)分层递进的作业结构安排
针对不同学情,教师应构建“基础—提升—拓展”三层结构的单元作业,满足全体学生发展需求。基础任务注重知识理解和基本技能掌握,提升任务侧重综合能力训练,拓展任务则鼓励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例如“代数式运算”单元,基础层为简便计算练习,提升层为分步化简应用题,拓展层为设置含参数的运算规律探索。
(三)学科素养导向的作业目标定位
单元作业不应仅限于知识检测,更应服务于核心素养培育。教师应根据学科素养内容统整作业目标,如“图形与几何”单元作业可兼顾空间观
念、图形变换与推理表达等维度,设计图形拼接、转化分析、语言表述等多样化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作业评价在“教-学-评”一体化中的实施要点
(一)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单元作业评价应当摆脱以往单一评分方式,向多元化、过程性方向拓展。教师可结合作业内容设置自评表、小组互评记录卡和教师点评单,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反思并与同伴交流观点,形成互学互助氛围。例如在“函数变化”单元的应用题中,评价维度可包括思路完整性、方法多样性、表达清晰度等,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多元思维发展的抓手。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动态分层与调整,增强作业评价的指导功能。
(二)注重形成性反馈与教学调整
作业评价的真正价值在于为教学提供反馈支持。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及时调整后续教学策略。例如若发现多数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作业中存在设未知数不规范、单位换算错误等问题,教师应在下一课及时设置纠错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再训练。反馈过程应具体明确,避免笼统评价,以“过程+建议”的方式帮助学生认清问题和明确改进路径,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以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因此,在作业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我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可鼓励学生建立“学习成长记录册”,记录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收获与困惑,并设立阶段性目标。通过周期性回顾,学生不仅能清晰自己的进步轨迹,还能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教师在评价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努力与思考过程,给予正向激励与建设性建议,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思。
总结: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整体框架下,初中数学单元作业应承担起知识巩固、能力提升与素养发展的多重任务。本文从统一教学目标、丰富任务类型到构建多元评价机制,系统探讨了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路径。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作业体系不仅能够有效承接教学内容,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学科素养提升。未来,教师还需在深化教学研究、优化作业工具和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努力,不断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崔娜.“双减”视域下初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以“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2025,(06):67-68.
[2]宋显梅.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校本单元作业设计——以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5,(05):27-29.
[3]张亚莉.“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探究[J].新智慧,2024,(12):16-18.
“本文系 2023 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单元作业设计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hnzypj23100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