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活化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

作者

何仲欢

广东省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港口小学 529300

在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结合新的大纲、新的形式,从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活化的尝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一、在口语交际课上注入“鲜活”的内容,使教材具有广延性

新发行的《课标》中的总目标指出:口语交际要强调训练内容的实用性,瞄准现在,考虑未来,按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进行“说”的训练,使小学生毕业后,能比较准确清晰和流畅地进行一般口头和书面表达。可见如果在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思维怎么能发展,表达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呢?其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看图说话的单一训练形式则是主要原因。教学中可设计一些活动性趣味性的说话训练内容,作为教材的补充,活化口语交际课的内容,让孩子的思想“说话”。

(一)观赏景物练说话

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进行观察、感受。观察时,要确定观察点,(如空旷的田野),选择好观察的内容(如阳光、秋风、花、树、叶子、蓝天、白云),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通过观察,培养学生有序进行观察的好习惯。在观察感悟基础上,上说话课,学生就能做到言之有物。在学生的眼里,大自然的景色不仅让人感到舒服,而且所有一切的景物都是有生命、懂感情的。瞧!天空蓝的不堪寂寞,拉来几朵白云同它作伴……这样的语言多么充满灵性。

(二)学做手工练说话

把口语交际课与美术、自然、劳动课等联系起来,既做到了学科间的整合,同时又促进了儿童的整体发展。他们的生活环境为手工制作提供了天然的材料,春天用柳枝做口笛,拔野草编绳子,冬天用蛋壳、石子制成各种的工艺品。如用采集来的树叶、花朵制成各种植物标本,粘贴成妙趣横生的叶画,做成精巧别致的蝈笼子、鸟笼子……学生们在制作这些东西的过程养成了做事细心、耐心的好习惯。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需要反复尝试,最后才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他们的感受体会是很深刻的,口语交际课上老师恰当地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滔滔不绝。

(三)组织游戏练说话

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的魅力,既能唤起儿童说话的热情,又能丰富说话的内容。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季节的特点,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夏季多雨,可带领学生撑起伞穿上靴子尽情踩水。秋季每当秋高气爽的时候,可带领学生分组接力、跳绳。当活动结束后都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欢乐的场面及内心的感受,因为学生有切肤之感,说话的兴致极高。

二、在口语交际课上,注入“真情”,使教学步骤更具有灵活性

《课程实验纲要》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课具体教学步骤(1)引出话题,明确要求;(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较正确、较全面地理解说的对象和内容;(3)先指导学生说清每个局部的内容;(4)在引导学生把局部连成整体,连贯地、完整地把要说的内容说出来;(5)恰当点评,全面总结。

其实以上教学的步骤一定程度反映了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对老师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规范自身教学行为是有帮助的。但要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实践就一定要冲破固定的教学步骤。课堂教学中注入“真情”,才能显示出教学创新的活力。

(一)发挥教师的真情的感染力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感情世界,当把这种感情抒发出来,让你的思想情感成为儿童创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量和源泉,在学生们面前打开了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这样课堂上学生们不在重述他们听到的话,你的话、你的思想情感在他们的意识里发生了转换。五年级教材中说话课《一件令你难忘的事》要求学生说出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出真情实感。教学中,我改变学生排排坐的座位顺序,把桌子摆成一个环形,来到学生中间,放上一段音乐。当学生们都在静静地欣赏音乐的时侯,我开始说:“记得,我刚从广州回来后,真想尽快赶回学校,来到你们中间,看看你们有什么变化,但说心里话我又害怕看见你们,为什么害怕呢?我也说不清。那天当我路过本班教室,被代课老师一把拽进屋里时,班级里简直沸腾了,有的人拉着我的手,有的人抱着我的腰,有的人扯着我的衣角,我被你们团团围住,同时也被你们浓浓的爱包围着。同学们,那时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那一幕将会永远的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一生中忘不了的事情。非常感谢同学们对我的这份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同学们对我之情。”课堂上我自身的真情融入到教学中,感染力很强,学生们在说话时都很激动,他们边说边哭,发自内心地谈到了自己忘不了的事情。由此可见老师的情感驱动,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只有学生真情流露,我们才能真正听到他们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

口语交际课有一种类型是观察实物、景物说话,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在观察说话教学中,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指导观察方法,包括选准观察点,确定观察顺序,借助启发性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实物,抓住其主要特征,展开合理想象。三年级教材《吹泡泡》说话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说话课上表达真情实感,教学中我把现实生活搬入了课堂,“像实战一样练兵”就是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创设言语交际需要的情境,并根据创设的情境安排说、写训练,“使练习与实际一致”。上课时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说,教学过程分三步:1.轻轻吹:要求学生一手拿七彩瓶,一手拿“8”字形塑料器,轻吹几下,观察(1)你是怎样吹的?(2)吹出的七彩泡是什么样的?2.用力吹:引导学生深吸气,用力吹,观察(1)你是怎样吹的?(2)这次吹的泡泡同上一次比有什么不一样?3.齐吹:请同学们仰起头一起吹:(1)观察我们的教室变成了什么样?想像一下;(2)你喜欢七彩泡,快用手接住它;(3)让我们班的小“摄影师”把这些美丽的镜头拍下来时引导学生仰头齐吹,同桌对吹,同桌一人吹一人仰头接,老师和学生一起吹。这节说话课学生反响非常强烈。在生与生和师与生互动之中,学生思想情感自然地流淌,快乐心灵自由地飞翔。如果说感官能感觉到的“表象”是灵性产生的酵母,那真实心灵的自我写照则是灵性产生的契机。亲身体验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学生才会心口如一,才能释放心灵,学生的灵性才能发挥出来。每节课都有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情弦,只要我们适时地进行情感调控,就会强化课堂的感染力度,使师生情、文章情、生活情,情情相扣,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在活化口语交际课的形式与内容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尽展语文的魅力、尽露儿童的天性、尽显老师的风采,课堂上老师教得活,教学过程收放自如,动静有致,呈现出波澜起伏的曲线美。学生学得活、思维活、语言活,他们以独特的感悟和独特的体验,并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发表独特而新颖的见解,显示出创造的潜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焕辉,言语交际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6,8,57,81.

[2]于漪.小学语文教学谈艺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小学语文教学[M].2000年第十一期2001年第一期.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