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研究
高凤华
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中学校 161000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抽象、枯燥,导致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步,还制约了学生素养能力的提升。而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通过创设情境实施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性,既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又有利于提升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创设多元情境,探寻教学的新路径,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1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有效运用的重要价值
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打造优质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的模拟或再现生活、工作等实际场景,巧妙地将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瞬间变得鲜活、有趣,不仅极大地打破了传统初中数学课堂的沉闷与单调,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无限好奇心.在这种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变得更加主动,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探索者。此外,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还能够引导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接触和了解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不仅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品质和效果,更让学生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
2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策略
2.1 问题情境创设,积极引导学生思索
对任何学科而言,问题都发挥重要引导作用。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无须担心出现问题,也不要顾虑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而是要将问题的解决视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以问题引导课堂教学有序开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给予学生探索未知内容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学习。在具体教学中,创设富有启发性、挑战性、逻辑性的问题情境,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从而发现知识的价值。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时,教师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是一位考古学者,在考古中发掘出古代遗存陶器碎片,上面有很多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请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不断深入探索,学生能够发现规律,找出其中隐藏信息,从而实现自我思维锻炼,强化独立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2.2 创设数学文化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从近年来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课堂中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知识内容在逐渐增加。这表明,在当前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概念等知识的传授,还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应为学生构建数学文化情境,设计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试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以此强化学生的思考意识,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学习,提升学生的学科文化素养。以“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初中阶段的重难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平台搜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一块编号为“普林顿 322”的古巴比伦泥板的相关资料,以及其文书表格中存在的一些整数,并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其中数据的规律进行观察,以探究、推算的形式产生准确认知。随后,教师可引出勾股数的概念,并向学生阐述巴比伦人留下的丰富的运算表,如倒数表、平方表等,使其领悟古人的思想智慧。此种创设数学文化情境的教学方式,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文化,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2.3 创设操作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操作情境是指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操作情境,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数学的魅力,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剪纸、折纸等方式,自己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由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分类以及边长关系等基本概念和性质;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剪刀将一张纸剪成一个三角形,并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剪下来,将它们拼在一起.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观察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组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的结论。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其他类似的操作活动,如让学生用绳子或线段构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测量它们的内角和;或者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绘制三角形,并通过计算验证其内角和是否为 180∘ ,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并与学生分享相关的数学定理和公式,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情境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多元化特点,能够为学生创设学习实践空间,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符合教学主题、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情境,以此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商小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问题情境设计:以“字母表示有规律的数”一课为例[J].现代教学,2021(S2):56-57.
[2]方雪琴.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深度学习:基于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措施分析[J].数理天地(初中版),2019(14):67-69.
[3]徐颖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主题情境教学模式探索[J].数学,2019(1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