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压氧联合中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

仇珺

青海红十字医院 810000

引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症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代谢紊乱、血管病变、神经损伤等多个方面。目前,常规西医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总体疗效有限,难以从根本上逆转神经病变。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改善组织的缺氧状态,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中医内科疗法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然而,关于高压氧联合中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该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在 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1 月这段为期一年的时间里,于我院内分泌科通过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精心选取了 100 例患者,作为本次深入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为: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年龄在 18-75 岁之间;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为: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研究结果判断;对高压氧治疗不耐受;近 3 个月内接受过其他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特殊治疗。为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运用专业且随机的分组方式,将这 100 例患者均匀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50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 5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为 26 例,占比 52% ,女性患者为 24 例,占比 48% 。从年龄分布来看,年龄跨度处于 22-73 岁之间,经计算得出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52.6±8.3) )岁。反观实验组的 50 例患者,男性患者为 28 例,占比 56% ,女性患者是 22 例,占比 44‰ 年龄范围在 20-7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3.2±8.5' )岁。随后,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运用专业的统计学方法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数据的 P 值均大于 0.05,这充分表明两组患者具备高度的可比性,能够为后续研究不同治疗策略的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及中医内科疗法。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设定为 0.2-0.25MPa ,稳压吸氧 60 分钟,中间休息 10 分钟,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共进行 3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3 天。中医内科疗法方面,先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常见证型为气虚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气虚血瘀型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肝肾亏虚型给予六味地黄丸加减,每日 1 剂,水煎400mL ,分早晚两次温服。同时配合针灸治疗,主穴选取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太溪,配穴根据辨证选取,如气虚血瘀型加气海、血海;肝肾亏虚型加肝俞、肾俞。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 30 分钟,每日 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共进行 3 个疗程。

(三)观察指标

1.神经传导速度:使用肌电图仪测定患者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2]。

2.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S)评分:该量表包含症状、反射、感觉等多个维度,总分越高表明神经病变症状越严重,用于评估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

(四)研究计数统计

用 SPSS22.0 这个专门统计数据的软件来分析。数据是具体数值,就

用平均数再加上或者减去标准差的方式,写成( .x±s )形式。想要得知两组这种数据有没有差别,就用 t 检验和 X2 检验来分析。如果 P 这个数值小于 0.05,那就说明这两组数据的差别是有意义的。

二、结果

(一)神经传导速度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 12 周后,实验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

(二)MNSS 评分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后 MNSS 评分比较

治疗 12 周后,实验组的 MN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三、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神经缺血缺氧等因素密切相关。常规西医治疗主要针对控制血糖、营养神经和改善微循环,但由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单一治疗方式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使氧气能够更充分地弥散到缺氧的神经组织中,改善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减轻神经组织的缺氧损伤;同时,高压氧还能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神经的血液供应,加速受损神经的修复[3]。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消渴痹症”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中医内科疗法通过辨证论治,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可补气活血通络,六味地黄丸能滋补肝肾、养阴生津,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改善神经功能。针灸治疗选取的穴位多为经络上与神经功能调节相关的穴位,通过针刺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压氧联合中医内科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减轻神经病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联合治疗方法结合了现代医学的高压氧治疗和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途径,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可心,方朝晖,朱晋如,吴晴,王帆竞,林逸轩,钱爱.中药足浴联合丹蛭降糖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及其对炎症平衡状态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1-7.

[2]阮佳佳,朱梦雅.芍药甘草汤穴位贴敷联合腺苷钴胺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5,57(07):56-60.

[3]张伟娜.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益气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25,44(0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