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域下Python程序设计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
段雨辰 王招旭 刘亦畅 李炬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Python程序设计教育至关重要。探讨在人工智能视域下开展Python程序设计智慧教育实践,分析智慧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中的应用,阐述其对提升学生编程能力、培养计算思维的作用,为推动Python程序设计教学创新与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Python程序设计;智慧教育实践
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迎来变革。Python作为热门编程语言,其程序设计教学需要适应新时代需求。智慧教育为Python教学带来新契机,探究人工智能视域下Python程序设计的智慧教育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
1.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教育融合背景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逐步迈向人工智能新时代。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Python程序设计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Python以其简洁、高效、易读性强等特点,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选编程语言。在教育方面,传统的Python程序设计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人工智能融入其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前沿、实用的知识体系。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Python程序设计教育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智能教学辅助工具、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这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程序设计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发展,也为这种融合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众多的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教学中的案例和实践项目,让学生接触到最真实、最具挑战性的编程场景。
2.智慧教育在Python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2.1智慧教学内容设计
智慧教学内容设计在Python程序设计教学中至关重要。在内容选取上,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例如,融入中国本土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如电商平台的智能推荐系统、智慧城市中的交通流量分析等。这些案例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Python在本土环境下的广泛应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对于初学者,可以从基础的Python语法、数据类型开始,逐步引入简单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如线性回归算法的Python实现。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可以深入到复杂的神经网络算法编程。此外,智慧教学内容还应注重知识的整合与拓展。除了编程知识,还应包含相关的数学知识、数据处理知识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Python数据处理库时,同时介绍数据挖掘中的数据清洗、特征选择等概念,让学生理解编程在整个数据处理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2.2智慧教学方法运用
智慧教学方法在Python程序设计教学中的运用形式多样。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备受青睐。线上教学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视频教程、在线编程环境、学习论坛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可以在论坛上与其他同学或教师交流。线下教学则注重实践操作和面对面的指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开发,以Python程序设计为基础,开发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小项目,如手写数字识别系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手写数字识别项目中,教师可以先提出如何获取手写数字图像数据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利用Python的图像库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情景教学法也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情景,如机器人足球比赛的场景,让学生编写Python程序来控制机器人的行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程序的逻辑和应用场景。
2.3智慧教学评价体系
智慧教学评价体系是衡量Python程序设计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评价体系应全面、多元。首先,过程性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程性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长、参与论坛讨论的活跃度、项目开发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例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生观看视频教程的时长、完成在线编程练习的情况,以此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次,作品评价也是重要的评价方式。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所完成的Python程序作品,如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可以从功能完整性、代码规范性、算法创新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最后,考试评价仍然具有一定的地位。但考试内容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知识,而应更多地考查学生运用Python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例如,出一道关于利用Python构建简单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股票走势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智慧教育实践效果与展望
3.1对学生编程能力的提升
智慧教育在Python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对学生编程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在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学生通过接触融合了人工智能的Python教学内容,能够拓宽编程视野。例如,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程序编写模式,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利用Python构建智能算法来解决复杂问题。在智慧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的编程实践机会大大增加。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编程练习。在线上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进行代码编写和调试,线下的项目实践则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训练,使学生的编程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从简单的语法运用到复杂算法的实现,再到大型项目的架构设计,学生都能逐渐掌握。
3.2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成效
智慧教育在Python程序设计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有着积极的成效。在中国的教育理念下,计算思维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Python程序设计教学中,通过智慧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需要运用计算思维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算法模型,这就需要他们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算法的设计、优化,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分解思维。智慧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模块划分、算法选择等操作,这就锻炼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
3.3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在中国的教育发展进程中,Python程序设计智慧教育有着广阔的未来发展方向,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发展方向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Python程序设计智慧教育将更加注重与新兴技术的融合。例如,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深度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更复杂的技术环境下进行编程实践。同时,个性化学习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教学内容。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面临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人工智能知识和编程技术,以适应智慧教育的要求。其次,教育资源的均衡性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智慧教育资源的配备上存在差异,如何缩小这种差距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束语:人工智能视域下Python程序设计的智慧教育实践取得一定成果,在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上展现优势。但仍需不断探索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具备编程能力与计算思维的人才,推动智慧教育在编程教学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锡志.知识管理视域下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23.
[2]梁爽,杜若瑜,杭文龙.人工智能视域下Python程序设计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J].软件,2023,44(02):42-45+65.
[3]陈澜.计算思维视域下初中Python程序设计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0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