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艺术特色高中化学教育的美育融合策略研究

作者

纪锋

如皋市第二中学 226500

摘要:在农村艺术特色高中的化学教学中,美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化学与美育融合的现状与意义,提出了以情境美育、实验美育、结构美育和文化美育为核心的融合策略,旨在通过化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艺术特色高中;化学教育;美育融合;策略研究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美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农村艺术特色高中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科教学与美育的融合。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如物质的结构美、反应的动态美、实验的现象美等。将美育融入化学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农村艺术特色高中化学教育美育融合的现状与意义

在农村艺术特色高中,化学教学与美育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化学教学中的美育资源;另一方面,学校在美育资源投入上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美育设施和师资。此外,化学教学中对美育的融合多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美育融合对农村艺术特色高中的化学教学具有深远意义。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化学之美的过程中,增强对学科的认同感。其次,美育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通过化学与美育的结合,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艺术与科学的有机融合。

三、农村艺术特色高中化学教育的美育融合策略

(一)情境美育:创设化学美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融入化学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魅力。例如,在讲解“化学与生活”时,引入农村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彩虹的形成、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分析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种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反应的动态过程,如酸碱中和时颜色的变化、晶体的生长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之美。通过图像、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化学现象具象化,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进而培养其对化学学科的审美情感。此外,教师还可结合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设计与化学相关的实地考察活动,如观察土壤成分、分析水质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其对化学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美育:挖掘实验美学价值,培养科学素养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美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化学之美。例如,在“溶液的配制”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溶液的颜色变化,感受色彩之美。这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原理,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创意的实验,如利用化学反应制作艺术品。例如,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不同颜色的沉淀或溶液,绘制简单的图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化学的创造美。这种实验设计不仅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美感,引导学生欣赏实验装置的精巧、实验操作的流畅以及实验现象的奇妙,从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提升其审美素养。

(三)结构美育:探索物质结构之美,提升思维能力

化学物质的结构具有独特的美感,如对称性、规律性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物质结构之美。例如,在讲解“有机化合物”时,展示苯环的对称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其美学特征。通过对称结构的分析,学生不仅能理解化学物质的稳定性,还能感受到化学结构的和谐之美。同时,借助模型展示和计算机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分子的三维结构。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展示分子轨道、原子成键过程以及晶体的立体空间构型。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欣赏化学结构之美的同时,提升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绘制分子结构图、设计对称性图案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化学结构美的感知和理解。

(四)文化美育:融入化学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化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农村艺术特色高中,教师可以将化学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在讲解“化学与社会”时,引入农村传统手工艺中的化学知识,如陶瓷烧制、染料提取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地方文化中的应用。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化学教学的内容,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地方文化的紧密联系。此外,通过介绍化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例如,讲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故事,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历程,还能让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艰辛与伟大。化学史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如元素周期表的和谐美、化学理论的简洁美等,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通过文化美育,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对化学学科的理解,还能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形成对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深刻认识。

四、结语

在农村艺术特色高中,化学教育与美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情境美育、实验美育、结构美育和文化美育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未来,教师应进一步探索美育与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舒颖. 核心素养视域下融入美育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D]. 闽南师范大学, 2023.

[2]鲁会爽. 融合审美教育的初中《溶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海南师范大学, 2023.

[3]马洋. 化学绘本的开发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备注:本文系2024年度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融合.浸润:农村艺术特色高中大美育样态的新实践》(项目立项号:2024JSQZ023)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