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太和县城关镇友谊社区驻村工作调研报告

作者

杨聪

太和县财政局派驻城关镇友谊社区

太和县城关镇友谊社区具有城乡结合部的明显特征,对研究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结构治理、发展方向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财政局派驻友谊社区驻村工作队到村后,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各级主管部门全面掌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制定农村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一、社情现状

友谊社区位于城关镇与旧县镇、赵集乡接壤处,属于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 8 平方公里,耕地 2600 亩,22 个自然村,33 个村民组。目前已整体拆迁 12 个自然村,部分拆迁 6 个,还有 4 个自然村被确定为基本农田。常住人口 2398 户 8437 人,上年人均纯收入 16046 元。现有脱贫户 242 户682 人,边缘易致贫户(监测户)19 户 49 人。拆迁安置区美丽的铁路公园穿境而过,环境优美,鱼翔浅底,鸥鹭飞翔。但在待拆迁区存在着脏乱差现象:废品站白色垃圾袋随风起舞,养牛村刺鼻气味空中弥漫,个别村内道路泥泞坑洼。两个片区差异明显,组成了一幅典型的时代发展进程画面。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友谊社区党委下辖姜寨、五里、庙岔三个党支部,党小组 9 个,共有党员174 名。村两委成员 14 名,其中 40 岁以下干部 7 人,老中青年干部结构配比合理。在陈志峰书记的带领下,友谊社区党组织建设健全,两委干部干劲大、信心足,党员队伍稳定,在农村治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如社区50 岁以上党员占比 70% 以上,年龄结构偏大,后续战斗力不强;个别支部配备虽齐,但支委会人员工作能力和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有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党员参与度不高,与群众联系不够紧密。

(二)产业发展:自 2016 年太和县财政局对友谊社区结对帮扶以来,先后投入和利用帮扶资金500 多万元用于村集体项目建设,先后建起了光伏发电、冷链仓库、标准厂房、公墓等集体资产。村集体收入由帮扶前的零收入到 2024 年收入近 100 万元,集体收入逐年稳步增长。2014 年 11月 26 日,集体经济合作社举行了首次社区收入分红大会:为社区 158 位 80 岁以上老人每人补助 500 元,本次共计发放分红款 79000 元。

(三)民生改善:1.居住环境:22 个自然村全部拆迁 12 个,部分拆迁 6 个,拆迁群众除部分用房屋抵扣券购买商品房外,大部分安置在友谊安置区,安置区紧靠铁路公园,周边道路宽阔明亮,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小区内绿树成荫,道路畅通,停车位、充电桩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与拆迁区不同的是未拆迁的四个自然村和6 个半拆自然村,因划为拆迁区,基础设施一直没有大的投入,导致村内道路还是以土路为主,因不允许拆建,房屋略显破旧,村内环境较差。2.农村发展和基础设施:到各村都通水泥路面,电网、自来水设施完善,但缺乏休闲娱乐场所和设施。3.医疗和教育:社区内有一所高中,一所初中,两所小学和四所幼儿园,学校师资力量充足、教学设备完善。建有村卫生室一所,配备五名医生和基本医疗设备及药品。4.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缴费率达 95% 、医疗保险缴费率 95% 、基本实现全覆盖。

(四)环境保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我们前几期工作队和社区干部一起,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村域占地面积的 70%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几个偏远自然村居住环境亟待改善,由于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建筑垃圾、装修垃圾、生活垃圾、吸污车乱倒现象严重。

三、调查发现及问题

(一)组织建设方面:1.后备干部仍需加大培养。本届班子到期后,社区书记和几个业务能手都会因年龄问题不能在社区服务,能担负起主要重任的候选人目前能力不足,仍需培养锻炼。2.发展党员受名额限制。个别人为了早日加入党组织,就会采取一些非正常的竞争手段,导致未能及时入党的积极分子产生不同看法,产生消极情绪。3.党员年龄偏大,亟需新生力量补充到党员队伍中来。

(二)关于“农民负担”。1.受目前经济大环境影响,农民实际收入是下降的,叠加之前疫情期间地方财政支出过大,政府工程无钱支付,大量拖欠农民工工资。加之政府无力再上新项目,农民工无法满负荷工作,都是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2.谷贱伤农现象在去年突显,去年的大豆、玉米、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仅有往年年的三分之二,种粮仅能维持简单的生计。

(三)安全生产与环境卫生。友谊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大大小小企业两千多家,居住小区七个,管理人员在四万以上,安全生产监管任务繁重;由于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吸污车乱倒情况严重,日常监管比较困难,投入治理的人力物力繁重。

四、原因分析

(一)思想教育亟待加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都要抓都要硬的指导方针,通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们不能忽视的现实是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物质文明建设,金钱至上风气抬头,社会上钻法律空子实施欺诈行为在各行各业或多或少的偶有发生,这种现象会影响经济建设的成果。从建国初期一直培养的社会道德良好风气,在 90 后年轻人身上表现达到顶峰,00 后所表现的道德水平有所下滑,人与人之间信任度在降低,自私自利倾向值得警惕。

(二)政策缺乏系统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出台政策没有从困难群体的角度考虑问题。

(三)医疗系统乱象有待改善。新农合 19 年增加了 40 倍,医保基金还是不够用。目前在我们当地比较富裕的群体为电力、烟草、庙里的和尚、医疗系统等从业人员。前两个是国有垄断我们暂且不提,后两个一个是人的信仰出了问题,信迷信不信政府;一个是套取医保基金为单位和职工谋利。前两年揭露的医疗骗保案目前各地仍普遍存在,一阵风过,情况依旧。

(四)发展新党员不能因噎废食。中国共产党无论在哪个时期都存在叛变分子,主流仍然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忘我奋斗的党员多,纯洁党的队伍只有在做事过程中发现并清除,不能因为党内存在腐败分子,不发展或少发展党员,或者发展党员有名额限制。

(五)环境整治困难原因。因社区前些年被定为拆迁区,对待拆区对环境没有治理,按照“破窗效应”理论,城区个别垃圾倾倒者看此处不干净,于是顺便就在此倾倒了,防不胜防,给社区环境治理造成很大困难。

五、建议

(一)取消党团员发展名额限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尽快为党团组织输入新鲜血液,让更多先进分子的加入党的队伍,基数大了,可用的人选更多,更容易选拔为民服务的带头人。

(二)加强思想教育的配套措施。思想教育不能只靠说教,还要有制度保障。比如以奉献为荣的先进表彰机制、根据奉献大小的职级晋升组织保障、市场监管倒查机制、利用大数据发现并惩戒欺诈行为等技术手段,系统把控社会风险,弘扬社会正气。

(三)医疗改革的制度设计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模式,完全不考虑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全国领导层面要有医疗局外人来制定改革思路和方案框架,从制度层面修改并逐步完善。

(四)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力度。只有把周边环境治理美了,乱倒垃圾者就会大量减少,减轻村级治理压力。

(五)加强政策协调一致性。把宏观政策一体化评估机制向地方延伸,地方出台政策纳入一体化评估,与中央大政方针不一致的政策禁止出台,已出台的经评估后适当调整。

以上,仅为本人在基层调研的所见所思,不成熟之处在所难免,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