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思路

作者

苏金鱼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五中学 816000

引言: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史料实证、批判性思维和家国情怀。通过设计探究型作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借助史料实证,提高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融入家国情怀,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 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意义

初中历史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并锻炼其思维能力。首先,历史作业能够促进学生的历史理解。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探究历史背景,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培养整体性和逻辑性思维。其次,历史作业有助于强化史料实证能力。借助史料阅读、分析和解读,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提高对历史信息的甄别能力。此外,历史作业还承载着家国情怀教育的功能。设计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的作业,如研究家乡历史、撰写英雄人物故事等,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科学的历史作业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能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应不断优化作业形式,使历史作业成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1]。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2.1 注重历史理解,设计探究型作业

历史理解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基于历史事实,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为了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型作业,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与研究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首先,设置历史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历史问题,如“为什么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这类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跳出单一结论的框架,在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中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其次,开展情境式作业,提高学生代入感。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类作业,例如让学生以“外交官”的身份撰写某场历史战争后的和平谈判方案,或让学生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撰写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提升其对历史事件的深层理解。此外,鼓励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学习“丝绸之路”时,可以布置分组作业,让学生分别研究不同国家与丝绸之路的联系,并最终汇总形成完整的贸易交流图。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跨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还能提升他们的信息整合和表达能力[2]。

2.2 强化史料实证,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

史料实证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史料,判断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形成理性客观的历史认知。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首先,提供原始史料,引导学生解读和分析。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历史文献、图片、统计数据等,让学生在阅读和对比中提取有效信息。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可以提供《史记·商君列传》中的部分史料,让学生分析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从而加深对变法成效的理解。其次,设置史料对比作业,培养多角度思考能力。不同史料可能对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解读,例如中外史料对鸦片战争的描述存在差异。教师可以提供多种视角的史料,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叙述的原因,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此外,鼓励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史料。在学习近现代史时,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采访家长、查阅地方志或博物馆资料等方式,搜集与某一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并撰写分析报告。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让学生收集家乡的抗战故事,既能增强对历史的感知,也能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3]。

2.3 融入家国情怀,增强作业育人功能

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融入家国情怀,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树立历史责任感。教师可以设计如“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新时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如何?”等作业,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历程,思考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其次,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教师可以布置地方历史调查作业,例如让学生查找家乡的历史遗迹,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并撰写考察报告。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存在,从而增强对家乡和国家的归属感。此外,通过历史人物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可以布置“讲述英雄故事”类作业,例如让学生研究并讲述抗日英雄、科学家或民族企业家的事迹,并结合自身感受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人物中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励他们珍惜当下,努力学习。

3 结语

科学合理的历史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创新作业形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通过探究型作业、史料分析和情感渗透,让历史作业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为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公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仲英. 立足大单元教学,培养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5, (03): 46-47.

[2]张高伟. 初中历史学科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封建”概念为例[J]. 教育参考, 2024, (12): 66-71.

[3]郑芬芬. 聚焦核心素养,提升论辩能力——审辩式学习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初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4, (12): 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