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

刘维芳

朔州市实验小学 036000

引言:在当今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目标。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精准满足学生需求,教学评一体化作为创新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教学与评价的相互关联,为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供了新途径。

1.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1.1 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将教学、学习与评价有机融合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学、学习和评价往往是相对独立的环节。而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评价也不再是教学结束后的检验,而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对教学和学习起到诊断、反馈和促进的作用。

1.2 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关联

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空间想象思维等多个方面。教学评一体化与数学思维能力有着紧密的关联。在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例如,在教授几何证明时,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评价他们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这种紧密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评价环节反馈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思维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他们不断优化思维方式。

1.3 理论支撑依据

教学评一体化有着坚实的理论支撑。首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教学评一体化符合这一理论,因为它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通过评价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教学评一体化能够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尊重并挖掘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潜力。此外,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也为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依据,它明确了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这有助于在教学中设定合适的目标,并依据目标进行评价,以确保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2.教学评一体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 基于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设定

在数学教学中,基于思维能力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策略。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对于初中数学中的函数概念教学,不仅仅要设定让学生掌握函数表达式、定义域和值域等基础知识的目标,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定目标为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抽象出函数关系,理解函数的本质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的教学目标明确了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向,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了依据。同时,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从简单的思维训练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思维挑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2.2 融合评价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与评价深度融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并融入评价元素。比如,在教授概率问题时,创设商场抽奖的情境。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思考中奖的可能性,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这就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接着,让学生代表发言阐述小组的观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不仅评价答案的正确性,还评价思维的逻辑性和创新性。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评价不再是孤立的环节,而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3 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运用

多样化评价方式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还应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项目式学习评价等。课堂表现评价可以观察学生的课堂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思维的敏捷性等。例如,在数学复习课上,教师提出一个综合性问题,学生能够迅速举手并给出有条理的解答,这就体现了学生良好的思维状态。作业评价不仅仅关注答案的对错,还可以对解题思路、书写规范性等进行评价。项目式学习评价则注重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中的综合能力,如数学建模能力、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发展情况。

3.教学评一体化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成效

3.1 学生思维品质的改善

教学评一体化对学生思维品质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首先,在逻辑性方面,由于评价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会更加注重思维的严密性。例如,在数学证明题的解答中,学生逐渐学会按照严谨的逻辑步骤进行推导,从已知条件出发,合理运用定理和公式,得出正确结论。其次,在灵活性方面,多样化的教学和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尝试不同的思维方法。当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不再局限于一种解法,而是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思维策略。在创新性方面,教学评一体化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肯定和引导,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3.2 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的提高

教学评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这使得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压力和恐惧。而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例如,课堂上的积极互动评价、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等都能让学生及时得到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独特的数学解题思路并得到教师的表扬时,他们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3.3 对后续数学学习的积极影响

教学评一体化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在小学阶段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培养的数学思维能力,会为初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代数中的代数式、函数等概念;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几何证明题时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他们在面对高中数学更高难度的知识时,能够更快地适应学习节奏,积极应对学习挑战,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体系背后的逻辑关系,从而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束语:教学评一体化为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开辟了新道路。通过科学运用这一理念,能优化数学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未来,应持续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应用,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为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韩永霞. 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J]. 青海教育,2024,(12):32-33.

[2]柳萍.基于学生思维特点的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24,(33):34-36.

[3]骆晓倩.“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3,(03):65-67.

本论文为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指导下的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课题编号 GH-230042-128,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