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设真实情境,驱动深度学习

作者

韩小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213167

一、真实情境:点燃学习内驱力的核心引擎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只有在特定情境中才能被有效激活与迁移。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打破传统文本讲授模式,通过三类情境创设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历史还原情境:在“革命岁月”单元教学中,以“革命历史记心间,红色精神代代传”为主题,整合《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课文。通过展示历史影像、实地探访纪念馆、排演红色剧目等活动,使抽象革命精神具象化,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播放壮士跳崖的真实影像片段,同步引导学生诵读课文,使语言与画面互文,深化对英雄气概的体悟。

生活链接情境:将文本与学生的直接经验关联。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不仅展示环境污染图片,更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环保督察行动”,记录垃圾分类问题、设计环保标语、撰写调查报告,将“保护地球”的宏大主题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任务。

问题探究情境:设计挑战性问题,驱动思维纵深发展。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中,提出“科学家如何从普通现象中发现规律?”引导学生搜集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研究案例,分析其观察与思考的共性,理解“见微知著”的科学思维本质。

二、任务驱动:构建深度学习的实践框架

真实情境需依托结构化任务才能转化为学习动能。任务设计应遵循“目标—实践—成果”闭环原则,形成可操作、可评价的学习路径:

层级化任务链:以“大任务统领—子任务分解—实践活动支撑”为框架。例如“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中,核心任务为“策划毕业联欢会”,下设“制作成长纪念册”“撰写毕业赠言”“设计联欢会方案”等子任务。学生需完成采访师生、精选照片、创作诗歌、撰写主持稿等实践活动,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思辨性任务设计:针对高年级学生思维特点,强化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能力训练。《两小儿辩日》教学中,设计“古今科学辩论会”任务:

1.证据搜集:借助学习单梳理文中两小儿观点及依据;

2.角色代入:分组扮演两小儿,用文言句式展开辩论;

3.科学验证:通过实验模拟“日中近”与“日中远”的光线差异

4.批判反思:探讨“孔子不能决”的深层文化意义。

此类任务将文言理解、科学探究、文化思辨融为一体,实现语言发展与思维升级的同构共生。

成果导向评价:采用量规评价工具,使学习效果可视化。如“演讲比赛报道员”任务中,从“点面结合手法运用”“革命情感表达”“报道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制定评价量表,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优化报道稿,并在学校公众号发布优秀作品。

三、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拓展任务驱动的内涵纵深

单一学科视角难以应对复杂现实问题。以语文学科为本位,融合多学科知识,可提升任务解决的综合效能:

确立学科融合点:分析单元主题,寻找跨学科联结点。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为“科学发现的机遇”,结合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科幻小说),将科学课的“新能源”、信息课的“人工智能”、美术课的“未

来城市绘画”等元素整合,形成“未来学校设计师”项目。学生需撰写科幻故事、绘制校园蓝图、制作智能设施模型,在创造性实践中发展想象力和工程思维。

设计驱动性问题:问题应兼具开放性与实践性。例如“革命岁月”单元延伸出“如何让 00 后理解红色精神?”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创作革命主题短视频:

历史组:查阅长征史料,编写剧本;

技术组:拍摄剪辑,添加特效;

艺术组:设计海报与配乐;

宣讲组:在社区展播并收集反馈。

该项目打通历史、艺术、信息技术学科边界,使语言运用成为联结多学科能力的纽带。

四、教学成效与反思:任务驱动模式的实践启示

经过一学年实践检验,真实情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学习品质:

学习动机升级:在“红色故事宣讲会”任务中,学生主动查阅史料、采访老兵、排练话剧, 98% 的学生在反思日志中表示“第一次感受到历史离自己如此之近”;

高阶思维发展:《两小儿辩日》的辩论任务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85% 的学生能独立撰写带有实证依据的议论文;

社会情感深化:“毕业联欢会策划”项目促使学生合作完成30 余项子任务,班级协作效率提升 40% ,学生对校园的情感认同显著增强。

实践反思表明,教师需警惕三类问题:

1.情境虚化:避免为创设而创设,如《草原》教学仅播放风景视频却不设计语言训练任务;2.任务碎片化:子任务之间应有逻辑递进,如“演讲比赛”任务需串联撰稿、排练、报道环节;3.评价单一化:融合过程性量规与终结性成果,避免仅以演讲稿质量评价学生表现。

结语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正是点燃学生语文学习之火的燧石——当语言在需要时被运用,在运用中被理解,在理解中被热爱,教育便完成了其最深刻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闫敏娜.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有效创设语言情境探究[J].渭南教育,2024.

2.张小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项目化实施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1.

3.周慧珍.利用项目化学习助力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研究,2022.

4.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少年科普报,2020.

5.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及实施[J].课程教学研究,2025.

6.利用任务驱动融合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J].山海经,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