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校本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

沈娜美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崇寿镇中心小学 315334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校本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会面临学生个体差异大等困难和挑战,从而不能有效地落实。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路径,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1]。

一、明确核心素养目标,细化校本化教学内容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关于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2]。这些素养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还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校本化教学之前需要深入研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并结合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特点以及当地教育资源状况,确立清晰且具有针对性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例如,本校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基础较为薄弱,但是他们在空间想象上有一定天赋,那么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教师以这些目标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校本化细化。运算教学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循序渐进的分层练习体系,从基础的数字运算口诀熟练背诵与简单运算式的反复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多位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实际应用。比如教师可以设计“数字大冒险”游戏,游戏中设置不同难度关卡,对应不同运算水平要求,让学生在通关过程中增强运算信心与能力。空间观念方面,教师在教授“图形的认识”时,可以引入本地特色建筑的结构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真实建筑的图形特征,深化对抽象图形概念的理解,把原本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实施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让数学学习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潜能发展,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校本化教学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这些抽象的内容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受挫。长此以往,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压抑,数学学习变成了枯燥的记忆和重复练习,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在开展校本化教学时,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去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问题的引领下,逐步深入数学知识的内核,自主地挖掘数学概念背后的原理。

例如,本校学生形象思维相对较强,但是他们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深入地去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分数”这个单元式时,可以拿出一个苹果,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如果要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多少呢?”这个简单且贴近生活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他们凭借生活经验说:“那当然是一人一半。”教师紧接着再向学生提问:“那如果是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呢?用数字怎么表示每个人得到的苹果呢?”引导学生从整数概念过渡到分数概念的初步感知。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我们要用这样的形式(分数形式)来表示呢?它和整数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分数的意义和本质。教师在校本化教学中实施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与思考中,深刻领悟分数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学生在小学时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这些差异,在教学进度上以中等水平学生为标准,教学内容上不做区分。这就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这样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在校本化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将他们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锻炼与提升。

例如,教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设定以下目标: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学目标是让他们透彻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由来,可以熟练运用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对于提高层学生,教师可以在他们掌握基础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转化关系,理解并推导他们的面积公式。对于拓展层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带领他们深入研究梯形、圆形等复杂图形面积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并且要求他们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复杂的面积相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实施这样的分层教学,可以让各层次学生在适宜的挑战中逐步地构建图形面积知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明确核心素养目标细化校本化教学内容、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等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校本化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玉春.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4,(17):33-35.

[2]林琼.基于大单元小学数学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J].家长,2024,(2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