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OBE 理论指导下社会医学课程思政建设

作者

刘景华 白丽 赵岩 郑毅

齐齐哈尔医学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引言

当前医学教育正由知识传授向能力与素养培养转型,课程思政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社会医学因其强烈的思想性与现实性,具备天然的思政教育优势。如何将思政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是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成果导向教育(OBE)强调学习成果导向与系统化教学设计,与课程思政追求价值塑造的目标高度契合。将 OBE 理念引入社会医学课程,有助于实现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融合。本文从 OBE 视角出发,探讨社会医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旨在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OBE 理论的核心内涵与社会医学课程的思政契合性分析

OBE 理论由 Spady 提出,其核心在于“以终为始”,即教学活动的所有设计与实施应围绕明确的学习成果进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成长与最终表现。OBE 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倡导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教师需根据预期成果逆向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达成既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社会医学课程以公共卫生、健康政策、医疗制度和人文医学等为主要内容,涉及卫生公平、社会正义、医学伦理等诸多领域,具有显著的思想价值和育人功能。因此,将 OBE 理念引入课程思政,不仅能够从知识传授向能力与素质培养转变,还能通过目标导向式教学加强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与践行,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能。

二、基于 OBE 理念构建社会医学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OBE 理念要求教学目标应具体、可衡量且面向学生成长的全周期。构建社会医学课程思政目标体系,首先需明确思政教育在该课程中的功能定位,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公共卫生理念,增强服务基层和保障全民健康的使命意识。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医疗行为的社会属性与道德约束,理解健康公平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而增强其对社会责任与职业伦理的认同。此外,课程目标还应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分析公共卫生事件和健康不平等问题时,能够形成科学、全面且具有社会关怀的视角。教学设计应将价值引导与能力培养并重,形成“知识—能力—价值”一体化的目标结构,从而实现思政育人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OBE 理念下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路径

课程内容设计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应依据 OBE 理念,围绕学习成果统筹规划,使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知识中。通过引入抗疫实践、卫生制度改革等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伦理意识。教学方法上应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参与式策略,增强价值引领效果。评价体系结合形成性评估与成果展示,强化学生的思政参与。借助线上平台、微课与数字资源,拓展教学形式与内容覆盖,提升课程思政的传播力和实效性。

四、OBE 导向下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反思机制完善

评价机制是保障 OBE 实施成效的关键环节。传统教学评价侧重知识掌握,而 OBE 理念要求关注学生达成学习成果的全过程与多方面。社会医学课程思政应建立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不仅评估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还需关注其价值观念的内化程度与行为表现的转化能力。可以设计包括课程参与度、案例分析质量、社会实践报告、价值观反思日志等维度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表现。同时,应构建基于 OBE 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收集学生、教师与行业用人单位的多方反馈数据,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确保课程思政目标落到实处。通过数据驱动的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推动课程思政质量提升。

五、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推动社会医学课程思政长效发展

在 OBE 理念指导下,社会医学课程思政需校内外多方协同。应组建多学科教学团队,整合医学、人文、法学等专业力量,提升教学内容的思想深度与综合性;同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机构等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增强社会责任感。高校应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平台,整合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支持教师开展教学设计。行政层面应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评估和教师绩效考核,激发教师积极性。通过多元协同,提升社会医学课程育人实效。

结论

OBE 理念与课程思政在理念层面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的融合为高校育人模式提供了新的路径。社会医学课程作为医学教育中富有思想性与社会性的课程,在 OBE 理论指导下开展思政建设,能够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通过明确成果导向、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评价机制及推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可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与长效性。未来应继续探索 OBE 理念在医学类课程思政中的应用边界与深度,强化制度保障与教师培训,打造高质量的育人体系,助力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艳维,王芳,张楠,等.基于 OBE 理念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4,41(06):110-117.

[2]季薇,吴晓欢,刘子威,等.基于思政与 OBE 理念融合的数字信号处理 课程建设[J].高教学刊,2024,10(36):36-39.DOI:10.19980/j.CN23-1593/G4.20 24.36.009.

[3]戴彬婷,戴泽龙,郭亚娟,等.“OBE 理念 -+ 课程思政”融入新能源专业流体力学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06):82-84.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编号”: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 OBE 理论将思政元素融入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QYJY20210206

作者简介:

姓 名:刘景华(第一作者) 出生日期:1975-03 性 别:女民 族:汉 籍 贯:河北省黄华县 学 历:硕士研究生单 位:齐齐

哈尔医学院 职 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卫生管理、健康促进、慢性病危险因素研究姓 名:白丽(通讯作者) 出生日期:1968-04 性 别:女民 族:满族 籍 贯:辽宁省辽中县 学 历:博士研究生单 位:齐

齐哈尔医学院 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卫生政策及慢性病危险因素研究姓 名:赵岩 出生日期:1979-07 性 别:女 民 族:汉 籍 贯:

吉林省 学 历:硕士研究生 单 位:职 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公共卫生姓 名:郑毅 出生日期:1976-10 性 别:女 民 族:汉籍 贯:河北省 学 历:硕士研究生 单 位:职 称:讲师 研究方向:妇幼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