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作者

柯影娟

兴平市高新第三中学 7131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契合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整合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给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1 大单元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1.1 大单元教学的定义

大单元教学指的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把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整合,形成有着完整知识结构和明确教学目标的教学单元,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大单元教学打破了传统以课时为单位的碎片化教学模式,强调从宏观视角来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像这样的教学模式以主题为引领,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认知体系,大单元教学不光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从“教知识”向“育素养”的转变。

1.2 大单元教学的优势

大单元教学具备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历史认知,借助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整合分析,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对大跨度历史时期进行综合考察,提升学生的时序思维、因果分析和历史解释能力,大单元教学更契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够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大单元教学还可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知识整合避免重复教学,为深度学习创造条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师从更高层面把握教材,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2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策略

2.1 单元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大单元教学设计里,单元主题的选择是关键环节,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挑选那种能统领多个知识点、具备探究价值的核心主题,挑选主题时,得注重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可以选某一历史时期的重大转型当主题,像“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也能选跨越多个时期的专题,例如“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主题选择还得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特点,保证主题既有学术价值,又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确定主题时,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最适合整合的知识群。

2.2 单元目标的设定

设定单元目标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兼顾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对于知识目标,要明确学生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与重要概念,对于能力目标,要着重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史料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价值观目标,要注重培育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历史意识,目标设定要体现层次性,包含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目标表述要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能为教学实施和评价提供清晰依据。

2.3 单元内容的整合与组织

整合单元内容需要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限制,按照主题逻辑重新组织教学材料,整合过程中要处理好广度与深度的关系,既要保证知识覆盖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内容的深度学习,组织内容要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因果关系,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呈现单元整体框架,接着分专题深入探究,最后进行综合归纳,选择内容时,要适当补充课外史料和学术观点,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同时,要注意不同知识点间的过渡与衔接,确保知识结构连贯且系统。

3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设计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来展开,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能设计主题研讨、史料分析、历史辩论这类探究性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组织活动得循序渐进,先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再对其进行高阶思维训练,构建起完整的能力培养链条,在教学时,需合理安排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教师讲解的时间占比,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思考和交流机会,同时,要注重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加深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还得考虑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别,提供分层任务和选择性作业,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2 教学方法的运用

大单元教学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设置驱动性问题引导单元学习,情境教学法可创设历史场景,助力学生理解历史人物的抉择和事件的背景,案例教学法借助对典型历史事件的剖析,培养学生迁移应用的能力,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选择方法时,要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灵活搭配,注重方法的合适性和有效性,尤其要重视史料教学,凭借对原始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教学过程中也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成效。

3.3 教学评价的实施

实施教学评价要遵循“教-学-评”一致的原则,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要贯穿整个单元教学,通过课堂观察、检查学习单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终结性评价可采用主题论文、历史研究报告等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内容要全面覆盖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素养养成这三个维度,尤其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评价,制定评价标准时,要制定清晰的评价规量,让学生清楚学习要求,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涵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用其指导教学改进和学习调整,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结语

探讨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我们既认识到了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和优势,也明确了其设计与实施的关键环节,未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安晓峥.历史解释素养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年.

[2]班淑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年.

[3]成志强.统编版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衔接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