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

作者

易卫东

湖南省湘阴县鹤龙湖镇浩河中学 414609

一、全面深入挖掘教材,渗透德育

(一)结合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教材内容来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例如,在学习《王二小》时,教师可以结合王二小在抗日战争中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王二小在抗日战争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对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品德进行学习[1]。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都是关于生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例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在生活中又会有哪些人帮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来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

(三)合理加工课文内容,让德育更有效果

语文教材中不仅有大量的优秀文章,还包含了许多的思想道德内容。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德育教育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语文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当今社会的真实情况。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合理加工和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相结合,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改写,让学生感受到人物形象也具有高尚的品质。

二、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时,首先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德育内容进行筛选,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三打白骨精》这本名著,了解白骨精的故事。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围绕小狗的生活经历、寻找主人的过程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阅读名著这一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名著《三打白骨精》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品德修养[2]。

三、以教师为主导,优化德育教育

(一)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提高道德修养;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使学生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高;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鸟的天堂》这一课文呈现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美丽的鸟天堂,吸引学生注意并使其产生想要去鸟窝看看的想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内容,使他们对鸟的天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鸟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做鸟窝?为什么?在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对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有深刻地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白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然后通过播放视频、观看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白杨树的特点。最后教师再让学生谈一谈对白杨树这种精神品质的感受,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白杨树的精神品质就是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品质,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3]。

四、开展主题活动,渗透德育

(一)开展诗歌朗诵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其中很多诗歌都是作者的真实情感流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开展诗歌朗诵活动。在开展诗歌朗诵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先熟读诗歌,然后再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然后让学生围绕着自己选择的诗歌进行感情朗读。在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讨论,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介绍一些与诗歌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所经历的事情。通过对主题活动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德育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开展作文比赛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作文比赛活动,通过作文比赛活动来提高学生对文章情感理解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是自己最喜欢、最敬佩的人或事等方面的文章。在布置作文任务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思考性和趣味性的题目。在作文比赛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文作品。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德育渗透教育,同时还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时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小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实践与思考[J].阅读,2024,(1 5):31-33.

[2]陈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格言(校园版),2023,(33):62-64.

[3]刘国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0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