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打造现代化新型国有企业
钱芬
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一、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目标
1.1 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重要的目标之一,要想达成这个目标,国有企业要在很多方面展开革新和改良,第一国有企业要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智能化生产线的引进可以削减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第二国有企业应当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国有企业也要重视做市场调查并搞清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这样才能更合适地迎合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第三国有企业要加快数字化发展脚步,在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同时,强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国企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1.2 增强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建现代化新型国有企业的一大途径便是通过革新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把革新当作发展的首要任务,革新不能仅仅依靠资金投入,更要做到制度革新,文化革新。国企若想创建以市场为引导的研发体系,就要更好地察觉市场动向,及时应对技术革新,而且可以仿效国际一流企业革新经营的举措,比如谷歌就有着“20% 时间”政策,员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探究新的创意和项目,这样就能激发员工革新潜能。国企还要加大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协作力度,通过产学研融合,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速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里抢占先机。
1.3 推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过程中,达成国企可持续发展是关键目的之一,可持续发展既包含经济层面长期稳定增长的要求,又牵涉到社会和环境方面相应的责任。国有企业要把环境,社会,治理(ESG)要素归入企业战略规划当中,凭借创建 ESG 评价体系,优化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国有企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时候,也要注意革新,华为公司一直加强研发,既在通信设备方面保持着领先,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上也注入了活力。国有企业要想走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就务必把革新当作主要的动力源泉,不停地探寻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来应对不停改变的市场状况。
二、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2.1 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支持
国资国企改革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首先要结合市场的发展需求与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政策。比如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来吸收社会资本,进而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以及市场竞争力。按照国资委公布的数据,到 2022 年年底,超过八成的中央企业已经执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举措,如此一来便使得企业的活力得到了加强,并且促使资源被更好地调配起来。针对性的改革政策也应包含激励机制的革新,创建起与市场相适应的薪酬体系以及绩效考核机制,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创新潜能和工作积极性,将员工自身的利益同公司的发展紧紧联系起来,从而让员工的归属感大大加强。在制定改革政策时还要注意风险控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当中,也要保证企业的财务稳定并且能够实现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可以通过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并加强内部治理结构来达成。国有企业要构建起一套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既包含财务指标又包括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效率和学习成长等非财务指标,这样就能做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配套建设,法律法规的配套建设对于改革顺利推进有着重要意义,为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一系列行为设定了明确的规范和界限,比如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可为国有企业混改给予法律支撑,保证改革过程中产权明晰、权责分明,针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可能产生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要制订严格的资产监管法规,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防止国有资产被无端流失,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且在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引入国际通用的公司治理标准,可加强国有企业的透明度及其对责任的承担,并促使国有企业与国际市场对接。最后建立健全改革监督机制,国资国企改革时要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形成既要有政策引导,也要有法律支撑,还要有透明高效的执行体系,而且通过第三方评定和审核,可以防止内部人控制和利益输送,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公平有效,建立以结果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促使国企管理团队更加重视长期发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2 国资国企改革的思想引领
国企在能源转型、产业转型和安全生产进程中,思想引领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定要坚持推进战略性转型布局,切实承担起能源保障、创新驱动、安全监管等核心职能任务。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充分发挥其战略导向和稳定锚定功能,要努力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刻认识“稳步推动转型升级”的本质要义和实践要求。科学规划发展蓝图,细化落实举措,重点开拓新兴领域,加大创新力度,促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渐渐形成现代化的发展局面,在高质量发展中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针对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推动产权结构调整、存量资产盘活、亏损企业整治等工作,依靠体制机制革新激发发展潜力、改善整体运行效能,助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创建取得实质进展。要坚持把安全稳定当作最根本的底线,提升政治站位,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坚决贯彻中央以及省委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着重抓好源头治理、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安全生产。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建立起常态化纪律教育机制,把执行党内法规制度的情况纳入到日常监督之中,促使党员干部把纪律要求变成自觉行为,要深化“三不腐”机制的系统性构建,对重点领域进行严格监督,并通过强化监督、抓实教育、完善制度等有效措施,来保证权力运行始终沿着法治轨道前行。要将严格管理同人文关怀融合起来,精准执纪执法,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及时处理改革进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同时要坚持宽严并济,精准执行“三个区分开来”政策,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思想引导,做到纪法情理相融合,为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给予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国资国企改革核心在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思想保障是推动国企改革、保障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结合企业发展完善管理体系。同时加强思想和纪律建设,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进而全面保障并促进国企的现代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周春怡 . 完善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制度机制夯实深化改革战斗堡垒 [J].党的建设 ,2025(2):44-44.
[2] 无 . 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J].国资报告 ,2025(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