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企业健康文体活动的工会组织模式与实践路径

作者

韩旭 吴妍

身份证号码:110106198710280023 身份证号码:110106198909063325

引言:

当下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员工健康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企业健康文体活动作为工会组织履行服务职能、关爱员工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员工身心健康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工会组织模式与当前员工多元化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创新组织模式、优化实践路径成为工会工作者亟须思考的课题,文章通过梳理工会组织健康文体活动的实践模式与路径,希望为企业工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企业健康文化建设与员工福祉提升。

一、企业健康文体活动的工会组织模式

企业健康文体活动的工会组织模式作为连接企业管理与员工生活的重要桥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体现着积极作用,反映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对员工身心健康关注的深化与拓展,是履行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核心职能的具体实践路径。企业健康文体活动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当前的主流趋势,正由传统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型向多元参与型模式转变。分层分类组织模式通过对员工群体科学划分,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年龄段员工特点与需求设计并实施差异化文体活动方案,可提升活动的针对性和参与度[1]。联动协作模式打破工会与企业其他部门间壁垒,通过与人力资源部门、企业文化部门等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扩大了健康文体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员工自主参与模式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会正从单纯的组织者转变为引导者和支持者,为员工自主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平台支持。数字化赋能作为工会组织模式创新的新方向,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工具,企业已实现线上线下活动的有机融合,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还提升了管理效率并拓展了服务范围。工会组织模式的选择需立足企业实际,兼顾员工需求并不断创新完善,方可真正发挥健康文体活动在增强员工凝聚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企业健康文体活动的实践路径

(一)需求导向的活动设计路径

员工需求是企业健康文体活动设计的基石和灵魂,深入了解员工健康状况、文体喜好和参与意愿,工会组织才能突破传统“一刀切”模式的局限。科学的需求调研是这一路径的起点,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和健康档案分析,工会能够获取员工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数据,为后续活动设计提供准确依据。某大型制造企业工会尝试将员工按照工作性质、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进行细分,建立了多维度的需求画像,使活动设计更具针对性,个性化活动方案由此应运而生,针对办公室员工,工会开展了以缓解颈肩腰椎问题为主的“工间微运动”,针对一线技术工人,则侧重于身体素质提升的团队竞技活动,这种基于需求的精准设计,不仅提高了员工参与度,更切实解决了不同群体的健康问题。需求导向绝非一成不变,而应随着员工需求变化而动态调整,建立起常态化的需求反馈机制,才能使工会活动始终贴合员工真实需要[2]。

(二)资源整合的实施路径

资源整合是企业健康文体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工会组织首先应着力盘活内部资源,构建“资源共享池”机制,将企业内部分散于各部门的场地设施、器材设备和人才力量进行系统梳理与统一调配,打破资源壁垒,实现高效利用。特别是在人才资源方面,工会可建立员工特长数据库,发掘具有专业体育特长或文艺才能的员工担任活动指导员或组织者。工会组织需积极拓展外部资源渠道,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如体育局、文化馆等,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共享;与专业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医疗保健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入专业指导和服务;探索企业间工会组织的联盟合作模式,通过场地互用、活动互通、资源共享等方式,扩大活动规模和影响力,同时降低单个企业的资源投入压力。资源整合的核心在于科学配置和优化组合,工会组织应根据活动目标和员工需求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动态调整,通过创新资源使用方式和管理模式,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健康文体活动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和长远价值。

(三)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

“三分建七分管”,长效机制如同企业健康文体活动的稳定器和推进器,若缺乏系统性制度保障,再精彩的活动也难以持续。制度体系建设是长效机制的骨架,当工会组织将健康文体活动纳入企业规章制度,明确各项活动的组织流程、责任分工和质量标准,活动开展便有了依循的轨道,假如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健康文体活动往往沦为“一阵风”或“花架子”,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企业可建立“健康积分制”,员工参与文体活动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健康福利或与年度评优挂钩,这种将健康参与融入员工激励体系的做法,能够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虽然制度建设需要一定时间和资源投入,但从长远看,健全的机制能够确保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企业健康文体活动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临时性的形式主义工程。

(四)数字赋能的创新路径

数字技术为企业健康文体活动注入全新动力,工会组织应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趋势,构建多元化的数字赋能路径。首先可建立健康文体活动管理平台,整合活动信息发布、在线报名、资源调配、评价反馈等功能模块,实现活动组织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开发移动端应用程序,集健康监测、活动管理、社交互动于一体,为员工提供便捷的参与渠道和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有效提升活动吸引力和参与度 [3]。其次应积极引入智能健身设备和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通过智能传感技术实时采集员工运动和健康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为员工提供科学的健康评估和精准的运动指导,增强活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工会组织可创新活动形式,构建“线下活动 + 线上互动”的混合模式,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将传统体能训练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提升活动趣味性;通过线上社群运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员工健康互动的常态化,使健康文体活动从单一的现场活动扩展为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方式引导。

结束语:

企业健康文体活动作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领域,其从组织模式到实践路径的创新反映着工会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在需求导向下确保活动“接地气”、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活动品质、借助长效机制保障活动持续开展以及利用数字赋能拓展活动边界,这四条路径相互支撑且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活动实践体系,未来随着健康中国建设深入推进及数字技术加速迭代,工会组织需更注重员工健康管理全周期服务并加强与专业机构深度合作,推动企业健康文体活动朝着精准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进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企业活力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林涛 . 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激发企业文化活力 [J]. 中国有色金属 ,2025,(10):64-65.

[2] 尚忠麟 , 林景哲 , 杨迅 , 等 . 创新企业文体活动形式,激发青年员工参与热情 [J]. 通信企业管理 ,2024,(12):24-26.

[3] 陈娜 . 工会文体活动管理对企业文化管理的促进作用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