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无人机与机器人技术在灾害救援中的工程化应用研究

作者

张烽杰

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侯马浍滨消防救援站 山西临汾 043000

引言: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讲,各类灾害事件频发,对消防救援队伍提出了全新要求。地震、森林火灾以及泥石流等灾害,不光灾害类型比较复杂,救援难度也相对较高,对公共安全造成一定危害。无论各种灾害救援,都需要对救援方法进行创新,并且得到新技术的支持,才能确保灾害救援质量。将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应用在灾害救援中,可以及时获取灾害现场数据,确保消防救援人员安全,抓住救援工作的最佳时机,满足消防救援要求。

一、无人机与机器人技术在灾害救援中工程化应用的重要性

在无人机与机器人技术稳定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在灾害救援中广泛应用,发挥出新技术的优势,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良好环境。在实践角度来看,无人机与机器人技术在灾害救援中应用的重要性如下:

(一)灾情侦察

灾害类型相对较多,在灾害救援工作开展时,首先需要了不起的地理信息,了解灾害的类型以及特点才能制定相应的救援措施。通过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可以提前进入灾害现场,通过无人机实现空中侦察,机器人也能进入现场,收集灾情初期关键信息。相比于救援人员收集情报来讲,无人机可以实现5km 覆盖,机器人进入灾害现场,也能避免出现风险,同时智能设备也能将捕捉的信息及时传回消防数据平台,为消防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避免出现通信中断

对于一些地形复杂的灾害区域,在灾害信息传输中可能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合理应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可以得到远距离通信基站的支持,信号传输距离更远。大部分无人机以及机器人,主要采用集群工作模式,可以合理避免通信中断等问题。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应用中,与自组网技术相结合,采用了全新的通信模式,在5km 范围内也能支持语音和视频,确保数据及时同步,保证灾害救援稳定开展。

(三)搭载灭火救援设备

对于无人机和机器人来讲,可以搭载消防水带以及灭火弹,逐渐提升灾害救援能力。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应用过程中,合理 AI 模型以及智能算法,应对复杂的火场环境,根据现实需求制定无人机飞行路线以及机器人行动路径。无人机和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可以与地面消防设备进行联动,及时完成灾害侦察和预警,保证相关救援任务顺利执行。另外,无人机技术和边缘计算技术相结合,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对通信路径进行选择,预防出现通信中断。新的智能设备协作,灾害救援效率可以提升 20% ,同时也能解决应急救援响应问题。

(四)实现物资运输和投送

在灾害救援工作开展时,需要快速完成装备和物资等补给投送,在常规物资投送方式使用过程中,受传输距离和载荷过大等问题影响,物资投送难度相对较大。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应用后,可以合理应对场景产生的影响,并且在确定投送目标后,可以节省物资投送时间,确保投送安全,为救援工作提供保障。另外,无人机和机器人不会受到灾害现场有毒气体的影响,物资投送方案相对灵活,可以为多种救援提供支持。无人机和机器人中搭载拍摄设备,实时观察灾害现场结构发生的变化,对异常问题进行快速反应,达到安全救援的理想目标[1]。

二、无人机与机器人技术在灾害救援中工程化应用方案

(一)无人机技术在灾害救援中的工程化应用措施

对于灾害救援工作来讲,救援队伍需要重视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根据灾害类型完成人员搜救以及现场探测。在无人机技术应用中,可以通过热红外线以及微光夜视等技术,对灾害现场进行及时搜索,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达到及时救援的目标。无人机技术搭载高灵敏探测仪器的,对于倒塌的建筑,及时完成金属构件定位,同时也能对水下进行探测,可以适应多种灾害的救援需求 [2]。灾害救援过程中需要实现环境消杀,通过无人机技术搭载的喷雾系统,在制定具体的巡航路线后,实现全域进行消杀,避免出现病毒传播等问题,降低灾害产生的影响。

在无人机技术工程化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隐私和数据安全,对获得的救援图像进行及时加密,预防出现数据安全风险。对于所有无人机,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设备的兼容性,制定统一的认证和管理方法,在数据交互过程中,达到数据集成的目标。在灾害救援中,应用中大型无人机难度相对较大,在此类无人机使用时,需要分析救援需求,配合救援队伍同时开展工作,大型无人机的效能才能得以发挥。在新时代背景下,消防队伍应用无人机技术时,需要创新算法,重视氢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的应用,增加无人机的载荷量,提升无人机的运行时间,满足应急救援全天候的需求。无人机使用中需要重视网络管理,避免出现延迟过高等情况,重点研究耐高温和抗电磁干扰的无人机,适应不同的救援环境,解决灾害救援工作常见的问题。

(二)机器人技术在灾害救援中工程化应用

将机器人技术应用在灭火救援工作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仿生功能,根据不同灾害类型,选择足式机器人、蛇形机器人以及飞行机器人等,达到灾害救援需求。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可以在搜救、现场勘察、疏散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对于大部分机器人来讲,主要将物理特性和机器人技术相融合,确保在灾害救援中具有良好的性能,顺利执行救援任务。在足式机器人使用中,此类机器人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适应灾害地形,特别是矿井下搜救任务,机器人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此类机器人可以完成攀爬、跳跃和视频传输,并且具有低成本等特点,在灾害救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另外,群体机器人优势相对明显,将此类机器人应用在灾害救援中,可以实现机器人交互作业,应对复杂的环境,为消防救援人员提供支持。群体机器人在面对危险情境时,某个机器人出现故障,不会影响任务的整体推进,其他机器人仍可以进行搜索和救援,提升灾害救援的成功率。在群体机器人应用过程中,还需关注协调和管理问题,对每个机器人进行合理评估,综合环境情况,增加机器人之间的互动,制定合理的救援路线,满足灾害救援的现实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应急救援难度逐渐增加,为了达到理想的救援效果,需要重视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将其变成重要的救援工具,合理应对危险的救援环境。在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未来发展中,需要朝着微型化智能化方向逐步迈进,合理应用仿生技术以及 AI 技术,应对复杂的救援场景,为灾害救援提供保障。无人机和机器人各有独特的优势,消防救援队伍仍需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为灾害救援任务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江林 , 谭永仓 , 李亮 , 等 . 地震灾害救援队技术能力的构建分析与探究 [J]. 消防界 ( 电子版 ),2023,9(04):44-46.

[2] 张博闻 .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J]. 中国高新科技 ,2022,(21):159-160.

[3] 谷海红 , 郑金松 , 蒋庆刚 , 等 .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在灾害现场救援中的应用 [J]. 南方农机 ,2021,52(0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