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路径探索

作者

董晋锋

山西华新燃气销售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一、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政治引领,保障发展方向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撑和可靠保障,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属性,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体系当中去,这样就能促使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执行,保证企业发展方向永远符合国家战略目标。凭借党建引领机制,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或者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候,可以从政治角度把控全局,规避偏离国家发展主线的风险,从而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1.2 企业力量凝聚与团队战斗力提升研究

党建工作的核心要义在于思想引领和精神激励,其根本目的就是凝聚员工共识,增强组织向心力。把党建工作深入到生产经营中去,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劳动竞赛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革新性,从而塑造起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体系。当面对生产经营方面的各种难题时,党员应当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奋力拼搏,改善整体战斗力和执行效能,给企业战略目标达成提供有力支持。

1.3 推动企业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活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党建工作又是创新活动的坚强后盾。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和员工参与到技术创新、优化管理、市场拓展等实际工作中去,完善激励机制来激发创新潜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利用党建引领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在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路径

2.1 以思想引领筑牢融合的政治基础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部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之中,创建健全“第一议题”制度和经营决策协同机制。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研读中央重要政策文件之后,立即制定并布置具体实施办法,先把“双碳”战略目标细化成新能源项目投资计划、把科技创新要素归入研发经费预算管控范围之类的事情。通过专题培训与经营分析会相结合的办法,促使党员干部针对市场开拓、成本改善等核心议题开展理论研讨,践行“学以致用”的理念,保证党的新思想新理论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旗领航·岗位建功”主题活动依靠岗位职责清单,把党性教育要素系统整合起来,在生产一线推行“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双提升的培训体系,采用“党员技术骨干讲党课”等方法,把党的纪律规范变成安全生产的实际指导准则,促使党员在市场开拓过程中践行初心使命。利用多种教育载体,把政治要求转化为全员自觉行动,为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安全。

2.2 以组织建设为中心构建融合型战斗堡垒

按照“业务拓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指导思想,针对项目部、班组、研发团队等基层运营单元,合理设置党支部或者党小组,促使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实现有机融合。在重大项目期间,可以创建临时党支部,由项目经理兼任书记,把核心节点纳入“三会一课”研讨范畴,采用“支部统筹规划,党员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破解项目难题。对于跨部门协作的情形,要创建联合党支部,冲破部门壁垒,改良资源调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核心引领效能。

“党员先锋工程”实施路径是在关键技术领域、核心业务环节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增强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研发部门以党员为主体成立创新攻关团队,签订“党建 + 科研”合作协议,把专利成果产出、成果转化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生产现场实行“党员质量监督员”制度,让党员担任重要工序质量把关人,促进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实现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融共生。

2.3 以人才培养为依托,激发融合动力源泉

创建“双培养”机制,把业务骨干纳入党员发展体系当中,给这些骨干开辟晋升管理层级的道路,创建党建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大环境。在干部选拔环节上,重视考察政治素养和业绩表现情况,由党委来主持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综合评估工作,着重寻找具有经营管理和政治素养双重能力的人才。实行“党员导师制度”,让老党员带着年轻员工成长,既传授专业技能又加强思想引导,促使人才队伍建设中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共同提升。企业可以把“青马工程”同后备干部培育项目融合起来,形成一支兼具党建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年轻干部队伍。

创建以“党建 KPI + 经营 KPI”为重心的双重绩效评定体系,把党组织创建成果同业务运作指标整合成统一评价维度,通过薪酬分配和升职渠道加强奖励力度。“融合创新奖”用来嘉奖基层单位在党建和业务深度结合方面的良好表现,针对完成“党建 + 降本增效”项目的团队,在成本缩减比例超出10% 时给予特别奖励。凭借正面鼓励机制促使党员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推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协同开展。

2.4 以机制创新保障融合制度体系的完善

厘清党委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法定职能定位,把“前置研究讨论”机制嵌入重大经营决策流程,“三重一大”事项要先由党委从政治角度把关并给出意见,再交由董事会或者管理层审议,从而保证经营行为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形成“党委委员联系经营领导班子”的协作机制,采用协同运作模式让党委成员深入参与企业管理实践,在战略规划、风险管控这些关键领域给予政治支持。

开展“党建项目化管理”,把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变成党建项目,由党组织统一立项、党员执行。针对供应链不稳定的问题,设立“党建 + 供应链”工作组,党员对接核心供应商、创建红色供应链协作体系等,增强供应链韧性。创建“支部联建 + 业务协同”工作机制,上下游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加强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把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发展。

2.5 以文化融合凝聚精神力量

“党建 + 企业文化”理念是要把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与企业精神融合起来,达到深层次的融合,国有企业可以形成以“红色匠心”为内核的文化体系,依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项目质量,凭借党建文化表现空间和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依靠党的奋斗历程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而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充当党建与生产经营联系的桥梁作用。

国有企业以党建为引领履行社会责任,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战略目标深入到企业经营体系当中,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融。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得企业内部员工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也能够与人民群众配合起来,从而提升企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结语: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其可以凭借思想引领来确定战略方向,通过组织创建稳固根基,依靠人才培育汇聚力量,依靠机制更新提供保证,利用文化融合加强精神支撑,通过诸多方面协同推动,促使党建工作慢慢由“服务型”转变为“融入型”,使得企业在保持政治属性的同时,市场竞争力也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懿. 加强国企党建工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N]. 经济导报,2025-07-09(005).

[2] 秦卫民 , 贝为智 , 王俊阳 . 基层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三个三”工作法 [J]. 国企管理 ,2025,(0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