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作者

蓝艳

南京市建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 江苏南京 210019

引言: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水质污染问题明显增多,为响应生态保护理念,保证人类生活与生产环节安全用水,要高标准监测地表水水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成果,其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能够连续性、动态化完成水体污染程度的监测。要想获得可靠、精准的监测数据信息,要在系统应用过程中积极应用质量控制方法,提升水生态环境的管理水平。

1. 地表水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

1.1 站点地址层面

针对地表水的水质规划建设自动监测站时,为了尽可能不受外部条件的干扰,获取水域内准确的水质信息,应围绕多维度进行分析。当设置监测点时,应确保各点代表性强。以河流的监测工作为例,所选区域需要具有相对平稳的水流,同时保证没有明显的回流,不能处于死水区。除了专项监测,在一些特殊区域不能设置监测点,如污水排放口的周围、支流交汇的地点等。当设置监测点位时,应保证区域支持便利维护,点位的安全水平足够高。站房地址的选取应考虑技术人员的维护需求,了解周围的环境条件,分析监测设备容易受到的影响,使区域站点远离强电磁等干扰作用。

1.2 仪器设备层面

为取得优质的监测数据,降低监测偏差,要保证选用的监测仪器设备整体精度水平较高,使用性能稳定。选择合适型号的设备,检验各项技术指标,要细化明确测量范围、测量原理等内容,保证仪器设备适合应用于监测领域。自动监测系统使用期间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升级,在此需求下,对仪器设备提出高水平的要求,了解设备的兼容性,保证数据监测环节可安全对接数据处理等系统,而通过分析其可拓展性,可应对出现的新监测需求,在系统中动态化增加监测指标和功能模块[1]。

1.3 数据传输与处理层面

考虑现场通信条件,本着数据的安全、高效传输原则,引进5G 等无线网络、光纤等有线网络等。水质监测数据的保护工作极为重要,在关键信息中应实行加密举措,使数据获得安全的传输条件,防止被随意改动。

2. 质量控制方法的优化路径

2.1 实现仪器的校准与性能优化

按照规范校准仪器,提升仪器的性能,有利于准确检测水质动态,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对于监测中心来讲,要关注校准频次、标准,融入统一化理念,留意各仪器设备,以月为节点通过手动形式完成校准工作。以试剂的更换处理为例,明确应用于水质分析的试剂状态,保证试剂维持效用。细致查看内部仪器管路,保证清洁操作落实到位,防止留下不明杂质造成管路堵塞等情况,影响监测结果的精准获取。清洁过程中也要处理传感器,使传感器外部不会附着杂质,传感器清洁到位后能够精准感知与水质相关的不同指标。此外,从质量角度检验监测数据,以此为参考认真校准分析单元,如果数据不能保持正常的状态,要跟进调整操作。仪器的检查应纳入重点管理范畴,主要查验其与合格状态下使用范围的偏差,将仪器参数、性能指标等限制在合理水平内。监测中心执行校准工作期间,也要把握仪器的性能水平,严格控制检测精确度等核心指标 [2]。比如选好标准溶液,其浓度水平在仪器测试上限 40%~60% 的水平,确保在仪器中不间断执行测定操作,限制测定的次数,一般应保证操作 6~8 次。梳理并整合测试所得信息,按照表格要求进行信息填写。针对获得的测试结果,要尽可能控制偏差利用相关算法进行计算,了解仪器的性能,掌握精密度、准确度等信息。工作人员明确具体的仪器改进方向,实行升级技术后,监测数据结果更为可靠。

2.2 关注数据质量

数据采集质量是影响监测效果的重要因素,当下应结合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条件,密切关注数据采集质量。(1)若存在异常数据,先通过技术手段辨别,紧接着予以修正处理,这一阶段监测中心还应提供保障机制,将三级数据审核机制落实到位。在一级审核中,职责落实的主要参与人员为技术人员,经过细致审核,如果察觉与标准要求存在偏差,要先探寻影响因素,找出问题源头,按需制定管理决策。在二级审核中,相关职责由管理人员管控,认真对待每一份报告信息,提取数据进行审核,明确数据是否异常。在三级审核中,此环节的审核工作相对综合化,具体的负责人员为中心主任,对整体审核进行检验,确保没有其他问题后才能将信息存于库内。(2)不同水站定期会生成不同的信息,围绕数据有效率指标,要求地方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完成信息的发布操作,并与标准水平比较,如果某一运维机构该指标未能达到要求水平,要安排专业人员去了解实际运维情况,明确是否标准化落实质量控制举措,掌握足够的依据后,合理扣除运维管理所应用的成本,同时要求运维机构尽快采取管控举措确保数据有效率达到标准。(3)在平时的数据监控工作中,应强化辅助工具的利用,大力借助数据监控平台,设定好监控节点,选择每天的上午、下午时间段,通过远程模式了解监测数据,执行每日的查看任务时,查看次数最少应满足 1 次,随时分析所得数据,探查数据异常情况的同时部署巡视检查、核查等工作。当质量控制方法经过优化调整后,监测系统运作高效,获取的数据为优质状态,使中心站的数据审核有序推进,审核准确率明显提升,具体提升 30% 左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准确分析数据信息后,参与管理决策的制定,充分解决现存水质问题。

2.3 大力推广智能监控平台

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投入使用时要定期升级配件设施,更新内部系统,以保证满足复杂多变的监测需求。面对一系列监测数据以及指标,要使监测系统尽可能不受外部条件干扰完成监测任务,可搭配使用智能监控平台。围绕水环境的一系列指标,为其组建稳定的环境监测网络系统,收集整理不同类型与水质污染相关的信息内容,将其引入系统内,由于系统存在存放标准信息的模块,两类信息清晰比较后,工作人员可直观找出当前的污染情况。

从智能监控平台的应用功能来看,其通过监测功能协助工作人员掌握水质数据的波动状态,其中还存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便于估量水质情况。当引进智能监控平台后,按照规定要求为水质设定清晰的标准,平台运行期间会以水质标准为参考,如果存在不良情况,第一时间响应预警,将紧急信息传送到管理人员处,为尽可能控制水质污染影响范围而落实处理方案[3]。工作人员依托智能监控平台实时掌握多维度信息,不仅能够分析水质情况,还能对设备的整体运行展开监测,从经济性、安全性原则考虑调整运维方案,使维护修理工作及时落实。

结语: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当前监测水环境的重点形式,为促进系统稳定运行,提升监测数据精度,要应用和优化质量控制方法,现实环节管控站点地址、仪器设备、数据传输等要素,关注数据质量,实现仪器的校准与性能优化,大力推广智能监控平台,促进水环境防治工作合理推进。

参考文献:

[1] 严志榜 . 水质在线质控仪在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36(07):157-159.

[2] 刘子杰 , 董建民 , 张卫宏 . 一种基于连续流动分析技术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J].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25,(01):6-11.

[3] 彭志航 .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应用与发展——以汕尾市为例 [J].清洗世界 ,2024,40(10):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