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研究:目标达成与创新实践

作者

王巧波

海南市滨海第九小学琼中附属实验小学  572900

一、引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评价是连接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重要桥梁。传统评价方式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侧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潜力。形成性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目标不明确、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反馈不及时等,影响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深入研究小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目标达成与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核心目标

(一)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时期,培养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形成性评价通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表现和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例如,在课堂小组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发言、合作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可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形成性评价能够全面跟踪学生在各个技能方面的学习过程,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口语对话、作业批改等,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形成性评价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记录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等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主动规划学习、监控学习过程和调整学习策略。

(四)优化教师教学策略

形成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反馈信息。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评价结果,能够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目标模糊,与教学目标脱节

部分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目标认识不清,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导向,评价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例如,有些教师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知识记忆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导致形成性评价无法有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

当前小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多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应用较少。评价工具也多局限于课堂提问、作业和测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差异,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评价反馈不及时、不具体

评价反馈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努力方向。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不及时,往往在教学结束后很长时间才给予反馈;同时,反馈内容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学生难以从中获得有效的学习启示。

(四)评价结果应用不足

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映,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然而,一些教师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应用不够重视,没有将评价结果与教学调整相结合,导致形成性评价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四、小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创新实践策略

(一)明确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教师应深入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的形成性评价目标,并确保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在每节课前,教师应将评价目标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学习重点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授英语语法知识时,评价目标可设定为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法规则进行句子表达,教师可通过课堂练习、口语交流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二)丰富评价方式,实现多元化评价

1.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评价能力。例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小组内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2.  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记录、学习档案等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阶段性评价可在单元结束或学期中进行,通过测验、项目展示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将两者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3.  多样化评价工具的应用。除了传统的评价工具外,教师可引入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如课堂表现记录表、学习成长档案袋、英语学习 APP 等。课堂表现记录表可记录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情况等;学习成长档案袋可收集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测验试卷等,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英语学习 APP 可通过在线测试、听力练习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评价和反馈。

(三)优化评价反馈,提高反馈有效性

1.  及时反馈。教师应在评价后尽快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例如,课堂作业应在当天或第二天批改完毕并反馈给学生,课堂提问的评价应在学生回答后立即进行。

2. 具体反馈。反馈内容应具体、明确,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避免使用“很好”“不错”等笼统的评价语言,而是具体说明学生在哪些方面表现优秀,如“你的英语口语表达流利,词汇运用准确”,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语法时态的运用上还需要加强,课后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练习”。

3.  激励性反馈。评价反馈应注重激励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即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不足,教师也应先肯定其努力和进步,再指出问题,让学生在感受到鼓励的同时,愿意接受批评和改进。

(四)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促进教学改进

教师应重视对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评价数据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等,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例如,如果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普遍不足,教师可增加听力训练的时间和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听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教师还应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五、小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以某小学四年级英语课堂为例,该班级共有 32 名学生,教师在学期初制定了详细的形成性评价方案,并进行了一学期的创新实践。

(一)评价目标设定

结合四年级英语教学目标,设定了以下形成性评价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评价方式实施

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制定了课堂表现评价表,从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发言质量、合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每天记录,每周汇总。

2. 学习档案袋评价:要求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收集自己的课堂作业、单元测验试卷、英语手抄报、口语录音等资料,每月进行一次整理和自我评价。

3.  小组合作评价:将学生分成 8 个小组,每组 4 人,在课堂小组活动中,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小组的合作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4.  阶段性测验:每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性测验,测验内容包括听力、笔试和口语三个部分,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评价反馈与结果应用

教师每天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反馈,每周根据课堂表现评价表和学习档案袋情况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增加了口语练习环节,采用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安排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薄弱学生,共同提高口语水平。

(四)实践成效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该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大幅增加;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期末英语测试中,班级平均分较上学期提高了 10 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能够主动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六、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小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优化教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评价目标、丰富评价方式、优化评价反馈和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等创新实践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形成性评价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形成性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践案例表明,合理有效的形成性评价能够显著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反思

在小学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创新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评价标准的制定还需要更加细化和量化,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评价过程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材施教;教师在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工作量较大,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如提供培训机会、减轻教学负担等。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王蔷. 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 王斌华.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 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5] 崔允漷 . 有效教学 [M].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研究(QJY2024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