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刘璐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第二实验小学 453000
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涵盖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犹如一把钥匙,能开启学生智慧与思维的大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及全面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学习兴趣的激发层面来看,问题意识是强大的驱动力。当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好奇与疑惑时,内心便涌起探索未知的冲动。例如在认识图形时,教师提出“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而不是方形”,这种贴近生活又充满趣味的问题,能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让数学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乐趣与挑战。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与专业素养局限导致引导不足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深远,仍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单向传授上,认为只要学生记住公式、会做习题便达成教学目标,忽视了问题意识培养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观念支配下,课堂上教师主导一切,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和提问的机会。同时,一些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对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不足。
(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抑制学生提问主动性
当前,不少小学数学课堂仍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静静地听、机械地记。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主动去思考和探索。而且,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照预设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对学生的突发奇想和疑问缺乏灵活应对的能力。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忽视学生提问过程与质量
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教师和家长更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能否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则关注较少。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但在评价时也没有将提问情况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中,导致学生认为提问与否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没有影响,从而缺乏提问的动力。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提问兴趣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提问兴趣。生活是数学的源泉,贴近生活的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教师可以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在教室布置一个简易“超市”,摆放各种标有价格的商品。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营造积极提问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平台,有助于营造积极提问的氛围。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碰撞,能激发更多的灵感和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数学任务,如探讨“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的学生可能会问:“我们能不能把这个不规则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规则图形来计算呢?”其他学生会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尝试不同的转化方法。
(三)引导数学阅读,拓宽问题视野
数学阅读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数学相关的书籍、资料,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拓宽问题视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数学绘本、数学科普读物等,如《数学帮帮忙》、《好玩的数学》等。在阅读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
(四)优化课堂提问设计,启发学生深度思考
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优化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层次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先问:“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然后,进一步提问:“如果把两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又是多少呢?这里的分数意义和前面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概念。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存在教师教学理念与专业素养局限、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合作学习、引导数学阅读、优化课堂提问设计等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让学生在提问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实践策略探究 [J]. 孙曼丽 . 天津教育 ,2024(34)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J]. 刘桂军 . 新课程研究 ,2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