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探究幼儿园“三环模式”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作者

周阿芬

惠安县城南第二实验幼儿园 福建泉州 362100

引言:

处于幼儿教育领域里,如何科学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成了备受重视的焦点难题,部分幼儿教育实践中,幼儿园、家庭、小学之间未能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教育目标不契合、教育方法不衔接连贯等问题,造成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效果受干扰,“三环模式”把幼儿园、家庭、小学紧紧联系到一块儿,合为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

一、三环模式概述

“三环模式”是聚焦幼儿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模式,把幼儿园、家庭、小学这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构成教育闭环的教育模式,其核心观点是坚持把幼儿作为中心,全面发挥幼儿园、家庭和小学三方的教育长处,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聚合与共享,支持幼儿的全面成长,尤其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打造有利条件。

从结构组成的角度看,幼儿园属于“三环模式”的核心环节范畴,担当着对幼儿开展系统教育和指导的重要工作,为幼儿创设集体生活及学习的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个环境,父母堪称幼儿的首位老师,家庭在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这件事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小学是幼儿教育阶段的延伸阶段,是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常规学业生活的关键地点,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起到承接和促进效能。

二、“三环模式”各环节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到的影响

1、幼儿园环节的影响

幼儿园作为幼儿走出家庭后接触的首个集体教育空间,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到奠基作用,处于集体生活里,幼儿得学会依照集体规则行事,就如准时上课、排队领饭等,这有益于培育他们的规则意识与自我约束的本事,让他们渐渐适应社会中的规范与次序。

幼儿园举办的各类教育活动给幼儿创造了丰富的社交契机,处于游戏活动期间,幼儿需跟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分享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掌握倾听他人看法、表达自我见解、处理矛盾等社交技巧,在小组合作搭建积木的游戏里,幼儿一起商量搭建的方案,依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这不仅造就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又增进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2、家庭环节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最早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途径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有直接且深远的效果,温馨的亲子关系是幼儿安全感形成的重要依仗,安全感较强的幼儿更乐于主动跟他人交往,较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在充满关怀与支持的家庭环境里,幼儿会感觉到被尊重以及理解,由此形成正面的自我认知,这对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成长十分有利。

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会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有影响,假如家长留意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鼓励幼儿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好,如自己穿好衣服、吃饭等事,幼儿将逐步养成独立意识与自主能力,等进入幼儿园或小学时,能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要是家长过分娇宠幼儿,凡事都一手包办,幼儿会不具备独立能力以及责任感,面对新环境与新挑战时极易产生依赖心理,影响到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成长。

3、小学环节的影响

小学是幼儿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正规学校教育的紧要阶段,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深入发展起着关键功效,小学在学习环境和教学手段上和幼儿园差异明显,幼儿必须适应新的学习节奏、课程的设置以及师生关系等,此过程本身就是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一次锻炼。

处于小学的阶段里,幼儿正面临着更复杂的人际关系,除了跟同学开展交往之外,也要跟不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他们要学会跟不同性格的同学相处好,理解和敬重教师的教学要求,这对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帮助,小学里的集体活动更加丰富多样,诸如运动会、文艺汇演之类,幼儿在参与这些活动之际,可强化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进一步提升社会融入能力。

三、“三环模式”协同作用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所起的影响

“三环模式”的协同作用体现为幼儿园、家庭、小学三方借助紧密合作、相互配合,结成教育的合力,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总体影响,这种协同效应可弥补单一环节教育的缺失,实现 1+1+2 的教育实际效果。

就目标协同而言,三方借助沟通协商,议定一致的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目标,幼儿园重视对幼儿基本社交技能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家庭主要关注幼儿独立能力及良好品德的养成,小学着重培养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与集体融入能力,三方目标彼此衔接、彼此补充,防止了教育的盲目性与重复性,使幼儿于不同阶段都可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由此稳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就资源共享方面而言,幼儿园可向家庭和小学供给幼儿在园的教育资源及活动经验,家庭可分享幼儿的成长点滴和个性特质,小学可针对幼儿入学适应情况和学习需求给予反馈,经由资源共享,三方可更全面地洞悉幼儿的发展状况,设定更科学合理的教育举措,幼儿园把幼儿的兴趣与特长反馈给小学,小学可按照这些信息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协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生活。

在教育方法协同实施方面,三方可彼此借鉴和学习先进的教育办法与经验,幼儿园所运用的游戏教学法可给家庭和小学作参考,家庭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可弥补幼儿园与小学集体教育的欠缺,小学系统知识的教学方法可为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给予指导,经由教育方法的协同开展,可使幼儿在各异的教育环境里获得连贯、一致的教育,避免教育方法的差别给幼儿造成困惑与不适,从而带动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顺利成长。

结束语:

经由对幼儿园“三环模式”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影响情况的研究,归纳出以下结论:幼儿园“三环模式”里的幼儿园、家庭、小学各部分,在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三方协同合作能明显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莉. 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路径[J]. 品位·经典 ,2025,(06):134-137.

[2] 吴良辉 .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J]. 幼儿 100( 教师版 ),2024,(10):63-65.

[3] 林志萍 . 浅谈幼小衔接阶段大班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J]. 名师在线 ,2024,(2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