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人工智能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创作模式的影响及反思

作者

李昀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450046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也会产生直观的影响。与其他的行业相比,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符号为主,由此来对受众进行转缺信息的传达,相较于传统创作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不再依赖设计师自身经验以及创造力。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全方位创新与提升,从根本上改变创作模式。通过对这方面得到研究,能够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加以落实,为行业做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人工智能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创作模式的积极影响

(一)提升设计效率

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设计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无论是创意构思,还是进行草图的绘制,以至于后期的细节完善,所有过程都费心费力。在创意构思阶段,设计人员需要从现有的知识储备以及经验中获取灵感,整个过程往往具备极强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则对这一现状予以改变,通过对生成对抗网络的应用,可以帮助人员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视觉素材,只需要在搜索栏输入特定质量,就能够极大程度上缩短素材收集时间。同时,自动化的设计工具,也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工作量,设计人员能够通过智能修图软件实现色彩平衡的调整,极大程度上节约时间,在设计效率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二)拓展创意构思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具备极强的数据处理以及学习能力,在作品设计、市场数据以及用户偏好方面,能够实现有效的信息分析,因而能够满足设计人员的创意灵感需求,提供可参考的视角与思路。比如说,通过对不同海报作品的分析,筛选出符合流行设计元素与构图的内容,由此提供相应的关键词,帮助设计人员打破思维局限,实现创意的升华。

(三)优化设计流程

相较于传统技术手段,人工智能技术会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全周期产生直观影响,无论是市场调研,还是中期设计,以及后期做到评估管理,都会对设计流程提出更为高效的要求。比如说,在市场调研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实现市场数据的收集,通过开展用户反馈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在数据分析算法的作用下实现深入分析,以此来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工智能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创作模式的消极影响

(一)缺乏情感与文化深度

算法与数据是人工智能设计的基础所在,这就导致其日常工作中,很难对人类情感以及文化背景产生深层次的感知与理解,所设计的作品,更多是对现有数据组合的模仿与复制,难以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比较于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人员则主要是以自身生活经历,配合上情感体验,以细腻的画面以及创意表达加以展示,哟催来诠释相应的主题,从根本上提高作品本身的感染力。

(二)设计风格趋同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对现有互联网数据的整合,其在数据来源方面存在局限性,且倾向性上也较为明显,这就导致其在作品风格的设计上,很容易会产生同质化的问题。对于设计人员来讲,所设计的方案过于雷同,会导致市场作品产生个性化特征与独特性缺失,单纯对成功模式的模仿,对流行趋势的复刻,反而忽视了对新形势的探索与创新,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过度依赖数据与算法

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算法高度依赖,这就导致其数据质量以及算法的准确性,会对设计结果产生直观的影响,倘若在这方面存在数据偏差,或者是滞后性的情况,就会导致人工智能平台给出的设计方案不符合实际需求,生成的作品难以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在宣传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对于设计人员来讲,倘若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方案,反而忽视专业知识与经验,就会导致设计问题的深入思考缺失严重,对其自身的专业素养成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反思与展望

(一)设计师应提升自身素养

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与影响,设计人员应当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培养文化素养,提升在不同领域方面的知识积累,拓宽视野,以此来养成独特的审美观念,且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也能够得到保障,使得设计作品能够具备更出色的表现。

(二)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对于设计人员来讲,应当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辅助设计,而非是对自身的创造力进行代替。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方面的优势加以利用,再与自身创意相结合,养成良好的判断思维,由此来形成人机优势互补。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提高对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水平,将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经验相结合,由此形成更符合方案设计的审美内容。

(三)加强人机协作

在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中,应当以人机协作的方向为主,在这一阶段,则需要设计人员与人工智能进行协作管理,明确自身在人机协作中的地位,对设计方向进行把握,民企给作品的情感走向,掌握文化内涵,以此来确保核心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在设计团队上,设计人员会与人工智能平台加以合作,对现有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反馈优化,由此来提高协作效率与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对视觉传达设计创作模式产生了直观影响,其中包括提升设计效率、拓展创意构思、优化设计流程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情感文化深度、设计风格趋同、过度依赖数据算法的负面反馈。对于设计人员来讲,应当明确人工智能技能的重要性,加大专业素养的关注力度,合理利用相关技术手段,以实现人机优势互补为最终目的。通过这一措施,不但能够创造更多的优秀作品,满足国民在审美以及信息传播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对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有极高的社会应用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晓俣. 人工智能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研究[J].2025.

[2] 罗丹 . 人工智能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4(12):24-26.

[3] 李婧 . 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4(14):64-67.

[4] 孙玲 . 人工智能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中的影响分析 [J]. 丝网印刷 ,2023(1):79-81.

[5] 曲贵翔 . 人工智能对视觉传达设计实践的影响研究 [J]. 美术馆 ,2023,4(1):88-90.

[6] 谢清青 . 角色设计在人工智能实时动态下的创作研究 [D]. 武汉纺织大学 ,2023.

[7] 李珊珊 . 人工智能技术在视觉传达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J]. 明日风尚 ,20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