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育路径探析

作者

王朝兰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五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其中,高阶思维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培育,既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向深度发展的关键支点。

一、引导文本解构,培育批判分析思维

引导文本解构是培育批判分析这一高阶思维的重要路径。通过打破文本的表面逻辑,引导学生从语言细节、解构矛盾和精神张力等角度和层面追问文本的内涵,能够使学生跳出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模式,形成对文本内容的独立判断 [1]。该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分析、比较乃至质疑等思维能力,在解构中理解文本的深层逻辑,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

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教师可以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让学生解构文本中“笑谈碰壁”的情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本当中描写伯父“笑”的语句——“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再对比“我”的疑惑:“为什么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此时,进行适当的追问:“伯父明明在说被‘墙壁’碰扁了鼻子,为何笑得如此坦然?”以此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探究,从而发现伯父所说的“墙壁”并不是真的墙壁,而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解构:“作者为何用孩子的视角写这段对话?”学生经过讨论和交流意识到:以童真视角写沉重的社会话题,既体现了伯父对晚辈的保护,也让“碰壁”的隐喻更具冲击力。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解构语言与视角的关系,学会透过表象分析文本深意,批判分析思维得到有效锻炼。

二、创设问题链环,激发逻辑推理思维

逻辑推理是指通过合乎逻辑的论证和推导,从已知的前提出发,得出合理的结论 [2]。其是高阶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其培育重视起来。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序列,能够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细节出发进行因果推导、关联分析和归纳演绎,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从碎片化认知向系统性推理进阶,在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的同时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

以《开国大典》为例,教师不妨围绕“场面描写的逻辑层次”设计问题链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先提出基础性问题:“课文依次描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环节?”待学生梳理出“群众入场—典礼开始—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的流程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追问:“作者为何将‘升国旗’环节写得格外详细?”以此引导学生关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宣告的意义,理解国旗象征国家主权,其升起是新生政权的重要标志。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提问:“阅兵式中‘战士们挺着胸膛与‘群众欢呼’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战士的昂扬姿态展现了军队的战斗力,而群众的欢呼源于对国家强大的自豪,二者共同凸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通过相关问题链,学生可以在逻辑推理的过程当中把握文本的结构与主旨的关联,提升自身思维的条理性与深刻性。

三、鼓励创意重构,发展迁移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表现形式或者是内容结构,进行个性化的创作,能够促使学生将文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思维工具。由于学生需要在该过程当中调动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和重组能力,在迁移运用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创造性解读,所以可以培养学生突破常规、灵活转化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家乡的春节”为主题进行创意重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梳理老舍笔下的北京春节“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的时间脉络与特色习俗,如熬腊八粥、祭灶王、守岁、逛庙会等等,明确文本以时间为线、融景于情的写作特点。紧跟着,提出重构任务:“若以‘声音’为线索写家乡的春节,你会选取哪些场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以及想象:腊八节厨房里粥沸腾的“咕嘟”声,除夕夜晚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大年初一长辈发红包时的欢笑声,元宵节集市上小贩的吆喝声……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可以迁移老舍“以细节显习俗”的写法,更可以以全新的视角重构春节的记忆,将文本中的文化符号转化为个性化的表达。在这种创意重构中,学生能够通过迁移突破文本局限,充分激活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育,是落实核心素养、推动学生思维品质进阶的重要实践。未来,教师需要持续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优化相关策略和方法,让高阶思维的培育融入到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吉红梅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 [J]. 小学教学研究 ,2020,(11):78-80.

[2] 吴幼珠 . 以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2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