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AI 辅助手段在幼儿社交能力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研究

作者

孙一凡 周亚冠

江苏省镇江市经济开发区武将新居幼儿园

一、引言

社交能力是幼儿成长的核心素养,影响其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力,3-6 岁是幼儿的关键期需要通过互动来学习情感识别、合作等技能,但一些幼儿因为性格或环境限制存在一定的社交困难,传统教学很难满足个性化需求;而AI 辅助手段(比如互动机器人、虚拟场景)为幼儿社交培养提供了新路径,其模拟互动、即时反馈等特点能有效创造低压力环境,比如重复演示社交行为、精准推送训练内容等,因此本篇分析 AI 的应用价值与作用,探讨实践边界与优化方向,为合理运用AI 助力幼儿社交成长提供参考,推动技术与教育相协同。

二、相关概念阐释

2.1 幼儿社交能力

幼儿社交能力指 3-6 岁儿童在与同伴、成人的交往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情感辨别、语言交流、合作分享和冲突化解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它是幼儿融入集体、构建人际关系的前提,对其心理健康及未来社会适应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AI 辅助工具

本篇提及的 AI 辅助工具,是适用于幼儿教育场景的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产品,其中包括了互动机器人、虚拟仿真游戏、智能语音助手等。这些工具借助模拟人类交互、感知幼儿行为、提供即时回应等功能,为幼儿的社交学习营造了支持性氛围。

三、AI 辅助工具在幼儿社交能力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3.1 构建低压力的社交练习空间

一些幼儿由于性格内向或缺少社交经验,在真实社交场合中容易产生紧张、退缩的情绪。而 AI 辅助工具(如社交机器人)能够提供无评判的互动场景,幼儿不必担心被嘲笑或否定,可以更加轻松地尝试打招呼、表达需求甚至化解小冲突等社交行为。比如,当幼儿因用词不当导致 AI“沉默”时,系统会以鼓励性语音(比如“再说一次试试呀”)引导其重新表达,这种容错性环境能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社交自信。

3.2 提供规范化的社交示范与指引

AI 系统可以预先设置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社交范例,比如模拟“分享玩具时的礼貌用语”“安慰哭泣同伴的表达方式”等,并通过动画、语音等形式直观呈现。而对于社交技能欠缺的幼儿,AI 还能通过语音提示(比如“你可以说我们一起玩好不好’”)进行实时指引。更重要的是,这些示范会结合幼儿生活场景(如“排队取餐时如何表达‘请让我先拿一下勺子’”),让抽象的社交规则变得具体可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基础社交逻辑。

3.3 实现个性化的社交能力培育

AI 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幼儿的社交表现(比如互动次数、情绪表达的准确度),找出他们的薄弱环节(如不善于识别他人情绪、合作意识欠缺等),并针对性地推送训练内容。比如,对于情绪识别能力较弱的幼儿,会给他们推送更多关于“辨别表情与情绪”的互动游戏;对合作意识不足的幼儿,则优先推荐需要两人配合的 AI 任务(如“合作搬运虚拟积木”),让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提高社交能力。

四、AI 辅助工具在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4.1 提高幼儿的情感识别与共情能力

AI 互动设备(如具备表情识别功能的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喜、怒、哀、乐等表情,并通过游戏任务(如“帮机器人找到‘难过’时对应的表情卡片”)引导幼儿观察、理解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一些 AI 系统还能结合情境故事,让幼儿思考“机器人为什么会生气”,比如在“玩具被抢走”的虚拟场景中,机器人会表现出委屈表情并说“我有点难过”,促使幼儿联想自身经历,进而培养“站在他人角度想问题”的共情意识。

4.2 加强幼儿的沟通表达与主动交往能力

智能语音交互游戏(如“角色扮演小剧场”)会给幼儿分配角色(如“商店店员”“顾客”),要求他们通过语言完成任务。AI 在互动过程中,会对模糊的表达给予反馈,还会设置“突发情境”(如顾客说“这个玩具坏了”),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回应,促使他们更清晰、主动地表达自己,学会应对不同的社交场景。

4.3 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规则遵守能力

多用户参与的 AI 协作游戏(如“共同搭建虚拟城堡”),需要幼儿分工完成任务,并遵循“轮流操作”“互相配合”的规则。在这一过程中 AI 会实时提醒“现在轮到小明操作了哦”“你们需要一起商量下一步怎么做哦”,若出现争抢操作权的情况,系统会暂停游戏并播放“轮流玩更开心”的动画,让幼儿在实践中理解“合作能更快完成任务”的意义,同时学会遵守集体规则,减少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五、AI 辅助工具应用于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注意要点

5.1 避免替代真实的社交互动

AI 辅助工具应作为真实社交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幼儿的社交能力最终需

要在与真实同伴、成人的互动中内化,过度依赖 AI 可能会使幼儿很难适应真实社交中的复杂情境。

5.2 控制使用时长与内容适宜性

幼儿的注意力和认知负荷有限,AI 互动的时长需要合理控制(建议单次不超过 15 分钟)。同时,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避免复杂的规则或成人化的社交场景,防止增加幼儿的学习压力。

5.3 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引导作用

AI 提供的社交训练需要结合老师和家长的线下强化,比如老师可以在幼儿使用AI 后,组织真实的小组游戏,引导他们把所学技能实践应用;家长可与幼儿讨论在AI 互动中的感受,帮助他们理解社交行为的意义。

六、结论

AI 辅助工具为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手段,其在构建低压力环境、提供标准化示范、实现个性化培养等方面的价值,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情感识别、沟通表达、合作规则等能力。但在实践中,要明确其辅助地位,平衡与真实社交的关系,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合理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为幼儿社交能力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佳颖 . 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实践探究 [J]. 新智慧 , 2025,(02): 104-106.

[2] 郭艳 .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 [J]. 求知导刊 , 2024,(23): 137-139.

[3] 杜永丽 . 学期幼儿教育在幼儿社交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究 [A] 2023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一)[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 2023: 2.

[4] 孙艺娟 . 幼儿教育中幼儿社交能力的培育策略 [J]. 新智慧 , 2023,(23): 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