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作者

罗烨 李玉

罗山县高店镇中心学校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启蒙时期,小学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一生语言能力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课堂还存在着过分注重语言形式,忽略思维深度的训练,文化体验浮在表层等问题,致使学生很难养成批判性阅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状况。因此,如何利用核心素养这一锚点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系统的优化就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创设情境任务,培育语言能力素养

语言能力的培养有赖于真实、可感的语言使用情景。教师可以通过建构和生活相联系的情境任务来指导学生积极调用语言知识并在任务执行中内化迁移语言技能。在情境任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任务的阶梯性与趣味性,由信息获取向分析整合过渡,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言输出复杂度,督促学生以情境为驱动,开展有意义语言实践[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为例,教师可创设“校园美食节策划”情境任务。课前,教师收集各类美食图片、菜单模板和营养搭配小贴士,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资源包。课堂上,教师展示校园美食节的宣传海报,抛出任务:“为吸引更多同学参与美食节,需要设计一份特色菜单并撰写推荐语”。随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食物名称、口味描述的文本,提炼关键信息。学生根据资源包内容,结合自己对食物的了解,用英语设计包含主食、饮品、甜点的创意菜单,并为每道菜品撰写生动的推荐语。教师巡回指导,适时提供语言支架,如“ This dish is special because...”“You will loveit if you...”等句式,帮助学生丰富表达。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美食推介会”的形式展示菜单,互相点评,在真实情境中提升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

二、设计预测提问,提升思维品质素养

预测提问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对文本逻辑进行积极思考,发展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教师需要根据课文线索精心设计层次性问题,由最初猜测课文表层信息向挖掘深层含义过渡,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深度解读。通过预测提问促进学生在验证假设时养成自主分析,推理等思维习惯,促进思维逻辑性、敏捷性发展能力[2]。

针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Unit 6“In a nature park”,教师可在阅读前展示一张被遮挡大部分画面的自然公园局部图片,提出问题:“根据仅露出的小桥和湖水,你认为这个自然公园里还可能有什么?为什么?”激发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词汇进行大胆猜测。阅读中,当学生读到“There is a forestnear the lake.”时,教师追问:“这片森林会给公园带来哪些变化?动物们可能会如何生活?”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信息进行深度思考。阅读后,教师创设开放性问题:“如果让你设计这个自然公园,你会增加哪些设施或景观,让它更具吸引力?”鼓励学生突破文本限制,运用英语表达个性化想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追问与引导,推动学生思维层层深入,在预测、验证、创新的过程中,有效提升思维品质。

三、融入文化对比,深化文化意识素养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架设文化认知的桥梁,带领学生去感悟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来激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从而有助于学生打破对文化认知的限制。教师应挖掘阅读材料的文化元素并设计文化比较任务,使学生通过探索认识文化差异并逐渐形成文化意识。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对于文化差异的认识,推动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协同发展 [3]。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Unit 4“I have a pen pal”为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聚焦中外书信文化差异。课前,教师选取中国传统书信与西方信件的图片、短视频,以故事化方式呈现两种书信在格式、问候语、结尾祝福等方面的不同,引导学生观察细节。阅读文本前,提出启发性问题:“如果你要给外国笔友写信,和给中国朋友写信会有哪些不同?”激发学生兴趣。阅读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组梳理文本中笔友通信的关键信息,如交流频率、话题内容,同时对比自身日常书信往来习惯。课后,教师设计拓展任务,让学生以“我的国际笔友”为题,用英语撰写一封模拟信件,在写作中融入对西方书信文化的理解,将文化意识培养落实到语言实践中。

四、开展合作阅读,强化学习能力素养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构建多元互动的阅读生态,以合作阅读模式来培养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依据阅读文本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能力的差异科学地成立合作阅读小组并确定小组目标及成员分工。教学时,精心设计有层次、开放性强的阅读任务,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分享阅读见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地介入引导,以帮助学生获得合作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能力。

针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Unit 2“Ways to go to school”,教师可设计主题式合作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前,将学生分成 4 - 5 人小组,发放与文本相关的交通方式信息卡片,涵盖国内外常见交通工具及出行文化。阅读过程中,教师提出深度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上学方式受哪些因素影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文本和手中资料进行分析。各小组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制作信息图表等方式,梳理文本中不同出行方式的特点,并探究背后的地理、经济、文化因素。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后,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进行互评与补充,最后总结归纳,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本,在合作阅读中锻炼信息整合、分析推理等学习能力。

无、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教育变革大潮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语言能力培养和思维品质塑造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优化路径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情境创设、思维引导、文化渗透和合作学习的策略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推动语言知识转化为综合素养。这既符合全球化时代的人才需求,也是英语教育由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为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有效交流和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欣 .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J]. 华夏教师 ,2025,(21):33-35.

[2] 王娱 , 何亮 .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英语广场 ,2025,(15):127-130.

[3] 李荣华.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英语“阶梯式”阅读教学模式 [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42(09):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