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及其教学实践探究
罗利玲
广东省廉江市河唇镇中心学校
引言:语文教材作为国家课程实施重要载体,承载文化传承与人文素养培育使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自推行以来,以其鲜明价值导向引发广泛关注与探讨。教材蕴含哪些核心价值取向?如何转化为有效教学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亟需深入探究解答。探究通过梳理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探索教学实践路径、分析典型案例,期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促进部编本教材价值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成效。
一、价值取向梳理,教材特色解读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鲜明价值导向与特色,通过分析教材内容、编排体系及单元主题,能梳理出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三大价值取向。部编本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精选古诗文篇目数量显著增加,古诗文内容以儿童喜闻乐见形式呈现,如低年级选用浅显易懂古诗,中高年级逐步增加难度形成螺旋上升学习体系。教材中融入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编排日积月累栏目积累文化常识,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同时教材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选文主题涵盖爱国情怀、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通过故事情境、人物形象潜移默化引导价值认同。如低年级通过童话故事培养善良美德,中高年级通过革命先烈事迹激发爱国情怀,形成价值观培育梯度设计。
部编本教材体现语文学科本质特征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培育,通过读写话听四位一体教学内容设计,着力培养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能力,教材打破传统单一文本模式,创新性融入图文结合、跨学科主题单元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多元阅读与思考。阅读教学注重方法指导,通过字词句段篇层层递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写作教学贯穿真实情境从观察记录到思考表达,引导学生真情实感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入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表达沟通能力。教材特色还体现在编排体例创新,通过单元整合设计围绕主题组织多样文本,构建意义关联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通过栏目设置优化如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等拓展栏目,引导自主学习与探究,通过活动设计丰富创设实践体验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
二、教学路径探索,实施策略优化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教学路径构建应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关注学习过程体验与能力发展,情境创设作为重要教学路径,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文本内涵理解。深度阅读路径注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通过朗读感悟、问题探究等形式建构文本意义,综合实践路径强调语文学习生活化应用,设计实践任务、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促进知识迁移应用。针对学段特点优化实施策略时,低年级教学宜突出形象直观、活动体验及兴趣培养,中高年级则侧重思维启发、能力培养、人文熏陶,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学习、情境教学等多元策略,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台创设民主平等对话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并合作交流。教学评价应突破传统单一知识考核模式,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融合、自评互评教评相衔接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状况。
以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天地人》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创设趣味识字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汉字形体特点与基本结构,课堂伊始教师通过展示天空、大地、人类图片引发学生思考,随后播放包含天地人、你我他文字图像组合动画帮助学生建立字形与意义联结,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形体特点,发现天字上面一横代表天空,地字下面一横代表大地,人字形似人站立姿态,通过形象联想强化记忆,组织学生开展比一比游戏用身体比划天地人字形,加深对汉字形体感知,设计找朋友活动让学生两两结对,一人做动作一人猜字,实现趣味识字。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案例分析评估,成果推广应用
通过典型教学案例分析可评估部编本教材价值取向实施效果,进而提炼成功经验并推广应用,案例分析需关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等维度,全面考察教材价值转化路径与效果。成功案例共同特点往往表现为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拓展课堂边界联结生活实践。案例评估结果表明部编本教材价值取向通过科学教学设计可转化为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促进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同时案例分析也能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与挑战,如部分教师对教材价值取向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法转变不够彻底等。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校本研修共同体提升教师理解水平,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评价机制科学评估教学效果。
以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曹冲称象》教学为例,教师采用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实践体验—价值引领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感受智慧思考力量,课堂伊始教师出示大象图片,提问如何称量大象重量引发思考。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曹冲聪明才智,组织小组讨论曹冲为何想到用船称象,引导学生理解思考过程,设计模拟实验,让学生用水盆、小船等物品实际操作称量物体亲身体验置换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动脑筋解决,激发创新思维意识,最后引导学生交流分享从曹冲身上学到什么,感悟遇事冷静思考、勇于创新重要性。学生课后自发搜集中外儿童智慧故事制作主题画报,表明价值理念内化为自主行动。
结论: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通过精心设计展现鲜明价值取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三大价值导向。教学实践需构建情境体验、深度阅读、综合实践三维路径,根据学段特点优化实施策略,案例实践表明教材应用促进学生人文情怀、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全面发展。未来教学实践需持续深化对教材价值取向理解,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推动价值取向转化为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菲 .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D]. 青岛大学 ,2020.
[2] 付金莲 .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价值取向分析 [J]. 新课程导学 , 2021(20):2.
[3] 王倩 . 我国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价值取向研究 [D]. 重庆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