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发展趋势探究

作者

翟春阳

马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引言: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传统媒体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借助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智能性在媒体行业传播过程中占据绝对优势,深入连接了网络技术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为媒体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最新的媒体技术和媒体知识,才能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让自身始终处于行业前列,吸引更多的受众和关注。

一、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发展趋势

(-)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

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正在面临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的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拓展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原本依赖于传统媒体接收重要信息的受众,在消费习惯以及沟通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而言,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个转变给媒体行业带来的变化,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需求创新和转型,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给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各种社交软件以及互联网平台上面,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可以实现与受众的实时互动,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变化,不断提升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而且还能通过多种传播途径控制舆论走向,引导人们践行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传统媒体行业开始与新媒体行业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广播电视节目也开始出现在了各种移动互动平台中,受众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观看广播电视节目,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束缚,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广播电视主持人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新媒体,方便建立个人品牌,提高自身的表现力和影响力。在这基础上,可以利用热度比较高的互动平台,像抖音、小红书等,更好的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吸引更多受众的喜爱。

(二)广播、电视向多元化媒体转变

信息技术的创新升级让互联网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媒体传播形式和各种智能技术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开始构建全新的传播平台,广播电视节目可以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在微博、小红书等各类社交平台上面,受众能随时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意见,只有及时了解观众的诉求和爱好,才能制作出贴近百姓生活、满足群众观看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直播平台中的互动功能能够在线上开展互动交流,还能借助多种表现形式营造愉快的互动氛围,增加广播电视节目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传统传播形式和节目内容基础上,越来越多新颖的节目类型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比如真人秀、选秀节目等,借助明星的影响力,让节目更加具有看点,能吸引更多年轻受众。而且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广播电视节目已经可以实现多平台播放,扩大节目辐射范围,节目能迅速在受众中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播音主持人的角色转变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社会舆论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者,肩负着传播主流社会文化的责任。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下的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播音技能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主动学习各种新媒体技术,密切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培养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久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品质,丰富语言表达形式推动社会舆论走向,促进文化价值观的正确发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只有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才能严格秉承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信息传播。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公共服务意识,深度剖析各类社会问题,提出专业性意见,引导受众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只有不断丰富节目表现形式,才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新媒体技术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要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通过优美的语言艺术去传递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促进多种文化的融合发展,增加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二、新媒体技术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不足

(一)交流匮乏

受传统媒体行业的影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在传递新闻信息时,往往会忽略受众的需求和感受,喜欢以单向输出的形式进行传播,这种节目编排形式让节目受众与广播电视主持人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和互动,由于没有及时收集受众的想法和意见,导致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缺乏对受众需求的了解,如果这个问题一直都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会加速节目受众的流失速度,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也很难在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自身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会受到限制,行业转型也会面临困难。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只有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转变自身认知,积极创新主持形式,增加与受众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才能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

(二)竞争力低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拓展了信息传播范围,这给传统媒体发展带来很多冲击和阻碍,其中自媒体的直播互动功能让传统媒体更是处于被动地位,各种新型媒体技术的出现,让信息传播者能利用自身优势吸引更多受众,而且还能在传播过程中接收到受众的评论和反馈,极大的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方便收集各类受众的意见和建议。而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则是在固定时间段进行信息传播,在时间选择上会造成部分受众流失,让传统媒体处于劣势地位。而且各个主题专栏都有清晰的信息界限,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是依靠固定的模式进行传播,根本无法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差异性让传统媒体的竞争力越来越低,严重阻碍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三)形式单一

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由于处于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导致节目形式和节目类型都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大量新颖、多元的信息内容融入到新媒体行业中,会带给受众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感官刺激,受到信息碎片化的影响,如今受众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如果广播电视节目无法在短时间内抓住人们眼球,那么受众就会丧失持续关注的欲望,新媒体节目内容开始逐渐进行浓缩,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上制造能吸引受众的看点,从而增加对受众的吸引力。而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不管是在节目内容,还是在节目表现形式上要求都十分严格,以传统单一的表现手法让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沦为传播节目信息的工具,由于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根本无法精准把控节目进度和节目内容,受众也感受不到电视节目的魅力,

三、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发展策略

(一)精准定位角色

新媒体技术下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需要对自身角色有精准定位,才能掌控节目进度,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首先,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在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改变自身传统媒体传播理念,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主动收集受众的意见和反馈,不断完善节目内容和节目表现形式。比如可以在热门软件中注册社交账号,借助社交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还可以通过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将受众按照兴趣爱好、职业年龄等进行细分,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受众对节目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完善节目质量,形成独特的节目风格。其次,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二次创作,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制造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节目内容,还可以结合受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节目传播。二次创造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要与网络平台的受众风格相符,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比如以段子手著称的朱广权,在抖音平台以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收获大量粉丝,微博平台中康辉的日常视频也是用更加接近互联网的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利用自身个性化的风格特征提高节目影响力。最后,要注重形成长远的品牌效应,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内容要与各种类型的宣传活动相符,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在与观众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才能赢得更多观众的支持和喜爱。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朗读者》节目,董卿不仅在其中担任主持人的角色,还是节目的推广者和宣传者,收获了很多节目的忠实观众。在这基础上,在确定节目整体风格和阶段主题之前,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收集调查结果,及时调整节目主持风格,这样才能满足不同播音主持平台对信息传播的需求。

(二)打造个人品牌

首先,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在新媒体技术下,要认清自身的发展优势和个人特色,深耕与某个自己擅长的领域,经过长久的铺垫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专业者。比如,对于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而言,就可以利用自身积累的专业知识和节目经验对热点体育赛事进行深入剖析,可以从介绍体育明星、热门体育赛事的历史回顾等方面入手,培养一批对这个领域比较感兴趣的忠实粉丝,这样就能借助粉丝效应提升电视节目知名度,在同类型节目中赢得公信力。在这基础上,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账号,比如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热门社交软件,通过社交账号与受众进行交流分享,收集受众对节目内容和主持风格的意见,及时调整节目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魅力,打造个人品牌形象。其次,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需要积极学习最新的媒体技术,创新媒体传播形式,扩大受众范围,根据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选择合适的多媒体传播平台,以受众比较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增加受众的选择性。节目内容要准确把握舆论信息的整体走向,避免出现对节目内容的片面解读,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让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有更多的选择,但是不能盲目的进行选择,要在自身比较擅长的领域进行观点阐述,引发观众的多角度、多层次思考,从而有效增加节目互动效果。最后,新媒体技术下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要具备双向互动的思维,重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根据节目互动效果及时调整互动策略。比如,在电视节目播出之前,收集观众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制造热点话题引发观众探讨,当达到一定热度之后要对节目进行精准策划,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节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在这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度,可以定期进行学习或者与相关专家进行沟通,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三)增强信息解读

广播电视节目只有充分展现自身的附件价值才能提升节目吸引力,这就需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能深入解读节目关键信息,保证信息传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首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让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还能成为信息的解读者和传递者,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者只有认识到这个变化,才能在发展方式上进行创新,拓展观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满足大众的求知欲,从而收获更多的忠实观众。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需要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人士的解读,对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帮助观众梳理出全面的信息内容,避免观众由于片面的解读影响信息传播效果。其次,要重视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时效性,融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优势,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那么就需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在具备专业技能和语言传播技巧基础上,还需要具备重要信息的整合能力,能够认清事情发展趋势,准确分析原因,提高答疑解惑水平。不能将自身的观点强加到受众身上,要给人民群众表达的机会,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发受众正面思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视节目。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让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处于一个发展关键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需要认清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积极学习最新的媒体技术和理论知识,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转型升级,这对于传统媒体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计春燕 . 关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j]. 新闻文化建设 ,2022(23):170-172.

[2] 陈宇 . 新时代播音主持艺术创新发展研究 [j]. 大观 ( 论坛),2022(09) :129-131.

[3] 王昱茗 . 融媒体时代广电播音主持的困境与发展策略 [j]. 文化产业 ,2023(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