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研究
纪冬梅 徐宁
南京市迈皋桥中心小学
引言: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与民族精神的文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因其艺术性与趣味性的特点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大多停留于节日文化介绍或是音乐技能训练,缺乏两者相结合的纵深研究,其教学效果与文化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如何将传统节日文化融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当今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体验传统文化。“音乐教学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活动在感受节日文化的同时,增进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二)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资源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更加广阔。节日文化中丰富的音乐内容,会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更加丰富,促进教师积极备课。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知体验,促进对音乐的解读和审美鉴赏,让课堂更加活泼、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精选节日文化乐曲,营造节日学习氛围
传统节日文化乐曲的选择能够使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更多的文化元素,强化节日感知体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认同感。通过节日学习氛围的形成,使音乐教学的内容充满趣味性,能够为学生理解和感知音乐中文化内容提供具体语境[1]。
例如,《凤阳花鼓》这首歌曲极具生活色彩和地域特点,需要通过听歌曲或学唱歌曲来熟悉凤阳地方的劳动风土人情,体会民间音乐中朴素的思想感情以及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歌词与旋律中描绘的劳动场景与热闹的场面,学生能够在情感体验上了解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不仅掌握了音乐知识,还能从情感上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到其独特韵味,将音乐教学渗透到音乐文化教学中,相辅相成。所以,选用具有鲜明节日文化风格或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音乐,营造相应的情境,使小音乐教学和传统文化水乳交融,让整个课堂充满魅力,在文化氛围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让学生耳濡目染。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
理论联系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音乐表现力,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将对音乐的理解运用到实践演绎中去,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使得音乐教学不再局限在音乐理论的阶段上,而是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音乐演绎中去感受音乐的情感以及音乐节奏的变化,内结合外。
以《迎宾曲》这首作品为例,这首作品热情、欢快、极具民族风情,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了解曲式结构、表现手法,感受乐曲旋律的走向、情绪的表达,并通过让学生掌握乐句的节奏和音准后,通过演唱或演奏表现乐曲中所蕴含的喜庆、热闹的情绪和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中感受乐曲中蕴含着的浓浓的地方风情和激情,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步建立对该曲的把握感觉和自信。可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乐曲本身,更能激发其表现欲望与创造能力,使其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提高课堂互动性与艺术表现力,推动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培训,推动跨学科融合教学
教师培训是推进跨学科综合教学的前提。教师培训中,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和音乐学科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教师设计丰富、有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化、音乐 [2]。
例如,《牛角出来尖对尖》,这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歌曲生动俏皮,富有节日气氛,教师通过培训学习歌曲的背景历史、文学等方面,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中了解歌曲背后的民族文化与习俗,学生学唱歌曲结合民俗故事、节日风俗等讨论、表演,了解文化内涵。教师通过跨学科设计,让学生发现音乐课不是孤立的课程,音乐课是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学习文化、学习音乐,认同文化。通过培训,让教师具有整合跨学科的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悟文化内涵。由此看出,教师培训和跨学科融合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多元融合,通过教师的培训,让音乐课教学内容丰富,拓展学生视野,将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的交融是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的交汇融合,将节日文化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与挖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教学内容与体验,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与理解,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改变。未来的音乐教学应该继续尝试各种新的交融途径,深化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交融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奕晗 . 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J]. 三角洲 ,2025,(18):205-207.
[2] . 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的结合策略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4,(11):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