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冯旭兰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第二中学校 046100

一、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主动性

趣味化学实验借助色彩的变化、状态的改变、能量的释放等十分显著现象,化解了化学知识的抽象特性,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过程中,能直观地感知化学所具备的“趣味性”。此种体验能将学生对于化学所抱有的陌生感觉与畏惧感觉消除,促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进而在课堂上更为积极地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动手操作,形成“乐于学习、喜爱学习”的良好循环态势。

(二)深化化学知识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趣味化学实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具体的、可切实感知到的实验流程,为学生构建起一座连接“感性认知—理性认知”的桥梁。在实验开展过程里,学生经由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原因、归纳得出结论,能更为深刻地领会知识的内在含义与本质特性,并非仅仅是机械地对课本结论进行记忆。与此同时,趣味实验一般会与生活实际存在关联,能够让学生察觉到化学知识所具备的实用性,明白“化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这个道理,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加以深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一)精选生活化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初中化学作为引导学生入门的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极为紧密。开展具有生活气息且富有趣味的实验,能够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化学并非高深莫测、难以触及,而是真切地存在于日常的细微之处。如此,学生对化学的生疏感和惧怕情绪就能得到缓解,进而萌生出主动探索的意愿。一旦实验内容取材于生活,学生便更容易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对接起来,达成知识的转移运用,从而增强学习的内生动力。

在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里,针对“水的净化”这部分内容,教师可设计“自制简易净水器来净化河水”类充满趣味的实验。提前安排学生去收集雨后的泥水,准备好活性炭、石英砂、蓬松棉、小卵石等在生活里容易获取到的材料,还有矿泉水瓶等容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依照特定顺序将材料分层放置,制作出净水器,亲眼观察浑浊的泥水经过过滤逐渐变得清澈的过程。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就会对活性炭为何能吸附异味、石英砂和小卵石的功能有何差异产生好奇。把课本上的知识和生活中饮用水净化的现实场景联系起来,有力地激发自身探索的兴趣。

(二)强化实验安全性,筑牢教学实施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安全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存在一定限度。若实验安全无法得到切实保障,不但会使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受到不良影响,还极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损害,让学生在面对化学实验时萌生出恐惧的心理。唯有构建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才能够促使学生放心大胆地在安全的环境里展开尝试,充分体会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切实保证教学活动顺顺利利进行。

沪教版初中化学课程里“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包含加热高锰酸钾以及铁丝燃烧等操作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风险隐患。在开展实验时,必须要强化相关安全举措。例如,在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试管口略微朝着下方倾斜,以此来避免冷凝水出现回流进而致使试管炸裂,与此同时,还需在试管口处塞上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到导管当中。而在进行铁丝于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务必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细细的沙子或者添加少量的水,避免高温状态下的熔融物质溅落下来导致瓶底炸裂。教师需要预先对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以及药品的纯度进行检查,向学生全面细致地演示正确的操作方式,并且着重强调违规操作将会产生的后果,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完成实验。

(三)融入探究式教学,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积极倡导学生借助自主察觉问题、剖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这与化学学科所具备的探究本质高度匹配。在趣味化学实验当中融入探究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历程,进而培育学生的观察、剖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方面的能力。通过亲自参与实验操作、记录相关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可以逐步塑造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意识,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沪教版初中化学中“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时,教师可设计“对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的趣味实验。教师首先抛出问题:“怎样去比较铁、铜、银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呢?”以此引导学生依据已掌握的知识提出相应假设,如“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接着让学生自行规划实验方案,挑选适宜的试剂,像铁钉、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学生通过把铁钉放置到硫酸铜溶液中会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析出,将铜片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观察到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借此对假设予以验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留意现象、记录实验成果,并针对实验现象展开分析推理,从而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效地推动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结语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关键且重要的部分。它凭借直观、生动以及饱含探索意味等特性,极大地缩减了学生和科学之间存在的距离感。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充分唤起了学生对于化学现象所抱有的好奇心理和强烈求知欲望,成功将抽象程度颇高的化学知识转化为能够让学生切实感知的具体内容。随着教育教学理念持续不断地更新,趣味实验正逐渐从以往仅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形式,转变为如今的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艳.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应用分析[N]. 山西科技报,2025-06-03(B09).

[2] 王 丽 . 基 于 趣 味 化 学 实 验 的 初 中 化 学 教 学 实 践 [J]. 家长 ,2024,(3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