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旦角表演的身段语言与情感表达艺术研究
由新叶
东营市利津县文化活动中心
1、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中戏曲艺术是重要组成部分且有着深厚历史底蕴与浓郁地域特色。吕剧属于山东地方戏曲的代表剧种,这几年在地方文化和创新传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山东省各类戏曲每年演出超两千场且吕剧占将近三成,其受众变年轻了这使传统戏曲有了现代化转型的机会。不过,在吕剧表演体系里旦角艺术表现很关键并且身段语言和情感表达深度相融是研究核心问题。戏曲表演离不开身段语言这种艺术手段,并且靠步态、手势、眼神、表情等元素有机配合来塑造角色外在形象并深刻传达人物内心世界。
2、吕剧旦角表演的身段语言特征
2.1 步态与站姿
山东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吕剧中,旦角表演凭借细腻的身段语言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旦角表演里步态与站姿最为基础却极为关键,不但塑造角色外在形象,而且传达人物性格与情感状态。旦角在舞台上步态要轻盈稳重,步伐大小依角色身份和情节调整,像扮演闺中少女时步子小动作柔展现含蓄美,而表现豪迈或者悲愤情绪时步伐稍急促有劲儿增强戏剧张力。站姿得端庄大方,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并且腰部微微摆动,让整体姿态自然又有韵律感。步态和站姿相结合,吕剧旦角的传统美学就体现出来了,也给后面的情感表达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手势与眼神
在吕剧旦角表演里,手势和眼神是最直观的情感表达手段且二者相互配合,从而构建起表演中必不可少的视觉语言。兰花指在吕剧旦角表演里常用来表现柔美与端庄,而五指并拢大多用于展示坚定或者紧张的情绪,而且手势方向和幅度也有特定含义,像手往上升也许暗示希望或者喜悦,手往回收可能表示压抑或者悲伤。眼神是表演灵魂,在整个舞台呈现过程中都存在,并且旦角借目光流转、凝视、闪躲等精确把握角色内心微妙变化,例如表现爱慕时眼神温婉动人,刻画愤怒或者绝望时目光锐利有力。手势和眼神完美配合后,吕剧旦角不用台词就能把复杂情感层次传递给观众,进而让表演艺术感染力更深入。
2.3 身体动作的节奏与韵律
在吕剧旦角表演里,身体动作的节奏与韵律是极具表现力的要素之一,因为这对情节发展和情感高潮的推动很重要,并且山东省文化部门最新数据显示,这几年吕剧演出市场上大约 45% 的年轻人看演出时很关注节奏感,可见这一元素对吸引新生代观众很关键。身体动作的节奏不只是单纯地控制速度,而是要按照剧情灵活调整,像叙事性场景动作节奏就比较平缓,营造出娓娓道来的氛围,而冲突激烈的片段则加快动作频率、增强力度以提升戏剧张力。此外,韵律的运用让表演的层次感更丰富,转身、抬臂这些动作得遵循一定韵律规律才能使整体表演既流畅又不失美感,而且吕剧旦角的身体动作常常跟音乐旋律紧密结合,在视听上达成和谐统一,这样节奏和韵律巧妙相融,不但强化了角色的情感表达,还给舞台增加了动态视觉效果,从而让吕剧这一传统艺术有了新的生机。
3、吕剧旦角表演中的情感表达艺术
3.1 语言表现技巧
山东地方戏曲的瑰宝吕剧在旦角表演的情感表达方面特别看重独特语言表现技巧的运用,近年来随着吕剧传承与创新被深入探讨,有数据表明大概 70% 的传统剧目靠唱腔传达核心情感且旦角的语言技巧相当重要,唱腔设计要兼顾音色的柔美和力度的变化才能符合角色的内心波动,像《王小赶脚》这样的经典剧目里旦角演员经常用细腻的拖腔和婉转的音调来展现人物的悲喜交集,而且气息控制也是传递情感的关键手段,演员会按照剧情调整呼吸频率让声音在高亢和低沉之间顺畅转变,这一技巧既提高了表演的感染力又保障了情感表达的层次感,现代吕剧创作时融入更多样化的音乐元素例如民族乐器和电子音效相结合使语言表现的艺术张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让传统旦角表演有了新的生机。
3.2 面部表情的运用
在吕剧旦角表演里,面部表情是个必不可少的情感表达手段,近五年地方戏曲研究中这一点越发突显,有相关调查表明,观众关注旦角表演时面部表情占了高达 60% 的比例,比其他表演元素高多了,并且旦角演员仅靠眉眼的细微变化就能精确描绘角色内心世界,像悲情戏里眼神经常是呆滞或者噙着泪水的样子来传达压抑的情感,欢快场面则嘴角往上翘、眼神灵活地展现快乐情绪。不过要注意的是,吕剧旦角表情运用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高度提炼过的艺术化表达,演员要依据角色性格和剧情发展把真情实感放进程式化表演体系里,这些年舞台技术进步了,灯光和妆容配合得更好了,这进一步加强了面部表情表现力,让观众能更直观感受角色情感起伏,也加深了他们对剧目的理解和共鸣。
3.3 情感与身段语言的融合
在吕剧旦角表演里,独特艺术魅力源于情感与身段语言(像步态、手势、眼神、体态等元素,这些元素相互协调以构建角色情感世界)的相融。具体实践时,步态设计常依角色身份和情绪调整,例如用端庄步伐展现贵族女性矜持、用轻快步伐塑造活泼少女形象,并且手势运用也得细致,指尖颤动能传达紧张、手掌舒展可象征平和坦然,更重要的是身段语言与情感表达要无缝衔接,就像《李二嫂改嫁》里旦角演员慢慢转身、轻轻颤抖着手势就把角色内心挣扎矛盾演绎得很生动,现代吕剧传承这个特点并试着加舞蹈元素让身段语言更好看更有表现力进而吸引更多年轻人。
3.4 角色塑造与情感传递
旦角表演在角色塑造上创新突破功不可没,塑造角色时台词和唱腔回不了,还得靠整体表演风格来呈现人物性格特点与情感深度,《姊妹易嫁》里旦角演员深刻体察角色心理活动,用细腻表演把人物从天真的少女变成成熟妇人的过程展现得极为到位,而且情感能否成功传递直接影响观众的代入感,所以演员表演时要融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让每个动作、每句唱词都有情感张力,这几年吕剧行业倡导“守正创新”,也就是在保住传统表演精华的同时加入现代叙事手法和舞台技术,像多媒体背景、虚拟现实的运用等,这使得角色塑造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这一创新之举既提高了吕剧艺术价值,也给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带来新想法。
4、结论
山东地方戏曲以吕剧为代表,且吕剧旦角表演艺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凭借独特身段语言与情感表达体系彰显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魅力。研究吕剧旦角表演身段语言可知,步态、手势、眼神、表情等元素组成高度协调表演系统,该系统是塑造角色重要工具、传递情感核心媒介。不过融合现代元素创新剧目市场吸引力强,这对吕剧传承创新有重要启示。研究觉得,吕剧要传承好、创新佳,就得在保住传统特色前提下,贴合当代审美需求、运用技术手段,从而提高艺术表现力与时代适应性,像舞台设计用多媒体技术、音乐编排加流行元素之类的,既能丰富旦角表演情感层次,又能吸引年轻观众关注。
参考文献:
[1]姜晨. 吕剧非遗进校园的创新路径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24 (14): 82-84.
[2]沈雅丽 . 旦角表演艺术与陇剧的融合与发展 [J]. 明日风尚 , 2025,(13): 123-125.
[3]闫晗. 吕剧《小姑贤》旦角演唱技巧解析[J]. 艺术科技, 2016, 29(05): 200+206 .